今天开始我们诗词解读的第一首:《登鹳雀楼》
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诗人。公元688年出身于太原王氏,标准的名门望族,往上数至少五辈儿都是当官的,不过官不大。但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也算小神童一枚,后“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
但是,天才往往都不拘一格,史书记载:王之涣不仅“工于诗,少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而且“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从五陵年少游”,这事迹让我想起了他的另一个也写过《凉州词》的本家——王翰,估计在唐朝要是没有“仗剑出游”的经历都不好意思写边塞诗,“混社会”可能是边塞诗人特有的“底蕴”……
不过想必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格也注定了他的仕途坎坷,所以在公元726年王之涣“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快四十的中年人居然不认怂,甩袖子就不干了。家居十五年,虚心求教,专心写诗,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人相唱和,就此成就了“四大边塞诗人”的美名。而今天要解读的这首《登鹳雀楼》据推测就作于弃官回乡的路上。
字斟句品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因经常有鹳雀落在上面,因此得名。不过明初的时候因为黄河泛滥给淹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跟黄鹤楼一样都不是原来的古迹了。
“白日依山尽”:太阳依靠着山峦渐渐落下。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黄河入海流”: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诗人目送着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欲穷千里目”:“欲”,想要;“穷”,穷尽,全部。如果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遍览千里风景。
“更上一层楼”:那就需要爬上更高的楼层,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更远方的风景。
再解精妙
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正正相对”, “白日”对“黄河”,“依”对“入”,“山”对“海”。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虽两句相对,而又没有对仗的痕迹,可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而且还十分便于小朋友背诵记忆。除此之外,这首诗不仅表面看起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仔细品味,还有另一番意境和哲理。
前两句抬头望山,低头看海,上下远近,随意切换;用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只用短短十个字,就把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尽收其中,而且画面感极强,大气磅礴,宽广辽远。同时,这种自然的变化和流动,也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而后两句更是化用得及其巧妙的哲理诗,“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中则包含了多少希望和憧憬。把登楼化用到人生的角度,想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就要站到什么样的高度,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触景生情,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把诗篇也推引入了更高的境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可以竞争五绝之首的千古绝唱。
结语
能让一首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通俗易懂,老幼皆宜;又哲理丰富,意境深远,足见王之涣的文笔功力。不过,优秀如王之涣,其作品却失散严重,录入《全唐诗》的传世之作仅存6首,不得不说是后世的一大遗憾。其实王之涣还有很多趣闻轶事,因篇幅所限,留待后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