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城市融为一体 湿地迎百鸟写就新生态

人气:108 ℃/2024-07-13 04:55:41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李海翔 东营报道

渤海之滨,黄河奔涌入海;生态湿地,迎来百鸟腾翔。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该保护区以保护新生湿地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为我国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尤以东方白鹳最为出名。

东方白鹳

东营,以“中国东方白鹳之乡”闻名,却不止于东方白鹳。据统计,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里,野生动物、植物分别有1630种和685种,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保护区鸟类由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1种,每年有600余万只鸟类在这里繁殖、越冬和迁徙,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

铺就红地毯,迎来百鸟游

不负嘱托,拥抱生态湿地

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东营市湿地总面积687.23万亩,约占山东省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建在湿地之上的城市。2013年,东营宣布将建设“东方湿地之城”,将湿地保护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切入点之一。2018年,在《国际湿地公约》第13届缔约方大会全体会议上,东营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成为东营的新写照。

做好黄河口湿地保护工作,维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快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东营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肩上使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怀抱共同的憧憬,秉持共同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生态,已成为这方土地上人们“铭之于心,践之于行”的普遍共识与躬身实践。

现如今,这里已成长为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占据全球两条候鸟迁徙路线,不仅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更有“中国黑嘴鸥之乡”“中国最美湿地”“国际重要湿地”的美誉。

大天鹅在黄河口越冬摄影:刘月良

大河之洲,政策引领方向

近年来,山东立足于国家公园建设,在推进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做了真抓实干,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确定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

根据国家公园建设要求,启动创建全国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灰鹤每年有大量种群在黄河口越冬。摄影:丁洪安

与此同时,东营颁布实施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洋渔业等部门赋予自然保护区119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理顺了执法体制,实现了综合执法。编制实施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规划、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

鸿雁迁徙季节在黄河口常见。摄影:刘月良

万鸟向河,科技助力鸟类保护

鸟类保护离不开生态,生态工作离不开科技。山东坚持系统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与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成立8家野外监测和科研教学平台,联合开展湿地修复模式、外来有害物种防治等科研攻关,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科研成果,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干扰,保护区不断加强智慧监管。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借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打造全方位监管体系。

今年35岁的赵亚杰,2014年博士毕业后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加入到了生态保护的队伍中。

从2021年开始,赵亚杰与团队成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保护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工作中。总投资1679万元的生态监测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打造监控平台、展示平台、科普平台,为保护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墨色的头、洁白的眼圈、橘红的蹼……穿行在保护区,常能看见黑嘴鸥觅食的身影。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介绍,黑嘴鸥对繁殖地的选择极为苛刻,是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有“湿地精灵”之称,喜欢在滩涂湿地上觅食。

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促进黑嘴鸥繁殖,保护区根据黑嘴鸥的繁殖需求,实施了黑嘴鸥栖息地保护改善工程。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湿地修复区积极开展观测工作,他们徒步在保护基地中,每当发现一处新的黑嘴鸥筑巢,科研人员便利用GPS定位仪器,记录鸟巢的坐标,并在周围做好标记,由此得出黑嘴鸥的分布情况。

多年来,东营全力答好生态湿地保护之题,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绿地系统完善、水环境治理,打造湿地特色景观带,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6192公顷,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擦亮国际湿地城市金字招牌。

目前,全市湿地面积达到4580平方公里,湿地保护面积2763平方公里,保护率达到60.47%,城市绿地率达38%。

东营湿地城市特色愈加凸显,殊荣名誉纷至沓来,先后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2019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受邀参加首届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并作典型发言。2021年,东营荣膺“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滔滔大河,泱泱湿地,群鸟欢歌,绿意满川。在渤海之滨,一座更具湿地生态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正逐梦向前!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