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原文:学习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后九首

人气:374 ℃/2024-07-26 16:51:32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解释为: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

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解释为: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

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解释为:

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

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解释为:

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解释为: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解释为:

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这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解释为: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解释为:

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李白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再现了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

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解释为:

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这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