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炎热的夏季过后就进入秋季,秋天给人的感觉是凉爽舒适的,所以好多人想早日进入秋季。今年立秋是8月7日,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老话说“不怕伏包秋,就怕秋包伏”啥意思呢?2022年立秋过后热还是凉快呢?
“伏包秋”和“秋包伏”区别伏天即三伏天,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之分,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是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头伏第一天,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而中伏则有10天和20天,这就要根据夏至到立秋节气之间的庚日来计算,如果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而出现5个庚日中伏就是20天(这都是按照天干地支计算方式计算得出)
说了这么多和“秋包伏、伏包秋”有啥关系呢?当然有关系,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第一天,有的年份立秋和末伏会恰巧在一天,这种情况称为“伏包秋”(也就是立秋在三伏阶段)如果立秋过后才进入末伏,那就是所谓的“秋包伏”(简单来说就是秋天在三伏阶段前)当然,末伏当天不可能出现在立秋之前。
按照这个说法来看,今年立秋节气是8月7日,而末伏首日是8月15日,符合立秋之后才进入末伏,属于“秋包伏”。如果能了解庚日算法,可以根据立秋当天是不是庚日来判断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如果立秋当天是庚日,当年就是“伏包秋”,如果立秋当天不是庚日,那当年就是“秋包伏”。
不怕伏包秋,就怕秋包伏其实这里的“怕”并非真正意义的害怕,而是说“伏包秋”的年份要比“秋包伏”的年份凉快些。为何会有这个说法呢?因为“秋包伏”的年份都是中伏20天的三伏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更何况是加长版的中伏天。
今年是“秋包伏”,可见今年三伏阶段还是比较热的,对于正常年份来说,这个说法还是有些道理的,不过这也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看,并不是说百分百的准确。就拿今年来说,当前已经进入中伏阶段,天气虽然比较炎热,但是雨水比较频繁,跟往年相比还是稍微微有些凉意的。
抛开一切不谈,“伏包秋”和“秋包秋”相比较,还是“伏包秋”年份相对凉快些,所以也有“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的说法,不过“伏包秋”的情况并不多见。
2022年立秋之后热不热从上述得知,今年8月7日立秋,但是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今年立秋之后并不会马上凉快,估计还要热上一段时间,不过时间也不会太长,一般到处暑节气,温度就会慢慢降下来,大概也就半个月左右。民间更有“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说法,可见立秋之后还会有酷暑天气,“秋老虎”自然也少不了。
综上所述,根据老辈总结的经验来看,今年是典型的“秋包伏”,和“伏包秋”的年份相比还是比较热的,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在过去生产生活中,还有有些道理的,只是如今条件好了,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消热祛暑。至于2022年立秋之后是热还是凉快,初步断定热的几率比较大些。
感谢大家关注“肥仔农经”,每日分享作物种植技术、肥料使用方案、农村趣闻等三农资讯,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