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蟠桃会法会,恭迎瑶池王母娘娘圣诞日

人气:497 ℃/2024-05-26 06:06:05

在道教里王母娘娘被称为“生育万物、庇护众生、赏善惩恶”的女仙之首。 正是是这样的一个定位,所以王母娘娘被道教赋予了这样的一个象征:婚姻美好、生儿育女、延年益寿、福寿安康。同时,王母娘娘也成为善男信女们的“福寿之神”,从而被广受信仰与崇拜。

瑶池王母娘娘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据说王母娘娘的道场是昆仑仙岛,在昆仑仙岛有瑶池蟠桃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宴请众仙的蟠桃均来自这个蟠桃园。

在道教体系里,玉帝与王母娘娘非夫妻关系!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男仙之首是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其掌管蓬莱仙岛。而玉皇大帝则是群仙之首,是众神之皇,不过,王母娘娘比玉皇大帝出现的时间要早。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经历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与昆仑山相对)的石洞中,是一个披着兽皮人身长牙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

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话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天神。

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女。

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

明降清后,王母娘娘在民间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响遍及整个中国。

清朝北京竹枝词《都门杂咏》中有一首《蟠桃宫》曰:“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飏。”

北京的蟠桃宫本叫太平宫,在 东便门内,宫内主祀王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会,届时百戏竞演,热闹非凡。

泰山王母池道观也是如此。

王母娘娘之所以如此受到民间的信仰崇拜,是因为她操有不死之药,能使人长生不老。

西王母庙会始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农历三月二十,至今已传承了1048届。

2009年,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西王母庙会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逢农历七月十八日為瑶池金母圣诞佳辰,仙界众神都会亲赴瑶池祝寿,由此可见金母神格之崇高,而该日王母庙的香火非常鼎盛。

西王母宝诰志心皈命礼

天池开泰,无极圣母,龙华盛会宴瑶池,万灵统御传教旨。

诸仙献寿,列圣称觴,天威咫尺,功高德重,代燮全衡,仙主道宗。

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天乐。

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

救众生之苦难,洒甘露于尘寰。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天尊。

灵钟神州,声驰阆苑。

托体庚辛之乡,沐浴壬癸之境。

玉楼重重,不数巫山十二。

翠水叠叠,能教桃熟三千。

清虚标徵实之奇,坤顺辖乾阳之柄。

五老与为周旋,八洞时承懿旨。

飞鸾开化乎女宗,驾鹤谈玄于净土。

克推仙祖,允司妇仪。大悲大愿,至玄至仁。

西华清灵金母,宏慈太妙无上元君。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