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精致而深邃,内涵胜于外表。从日本庭院艺术的最高形式——枯山水即可窥见一斑。
枯山水置景艺术,采用奇特的构思、隐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以砂寓水,以石意山,用绵软的砂石和各异的石块突显大自然和生命之生生不息。让人联想、顿悟,创造出无穷的审美功效,是禅宗思想与园林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
一,空寂之美
空寂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由于其本身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且符合日本人的精神构造,逐步演变成为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所谓空寂,就是随缘任运、顺其自然、无拘无束。空寂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无而实现对无的突破。空寂的境界是主客泯灭、物我两忘。
枯山水以石头、白砂、苔鲜为基本材料,充分发挥石头的形状、色泽、硬度、纹理以及其他石的个性,使静止的素材在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动觉,幻化出一种抽象的形象。
枯山水很大程度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是一花一世界抽象理念的园林表达。白砂的曲线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
二,物我一如
园林是一种客观形式,而禅宗是一种内心感悟。枯山水让这两种对立的状态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态。枯山水园林是禅宗表达的载体,而禅宗让枯山水的表达得到质的深化。
枯山水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
枯山水内在的禅宗文化让看似普通的石头、白砂、苔鲜等物质形态得到某种精神表达。这是禅宗在枯山水中存在的本质,用心感悟,禅宗起到了人与自然沟通桥梁的作用。不仅让造园师与观赏者超时空联系在一起,也让人的内心与现实之间产生了交流。
抽象的元素,与人的认识产生一定距离,让人的精神有了扩展的空间。场地中客观形式所造成的枯寂、凄凉和深邃的氛围,可让使用者超脱外界的束缚而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