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近十年来,读书成了生活的主流。平均每年保持在20本以上,也能写15篇以上阅读札记。
2020年的今天早起,发现左膝关节出了问题。经过一年的治疗,病情稳定下来。因为腿病,往日的爬山和拍摄等活动弄不成了,再加上旷日持久的疫情,静坐的时间相对宽裕,读得能系统一些。
2022年,差不多一路读过来。
二月二,龙抬头。就在这个传统节日,我脱“拐”了。扔掉了使用一年的拐杖,坚持缓慢行走,坚持康复运动;心情好了,书也读得安然。
(网络图篇,借以佐文,感谢作者。)
一年来,定期阅读《文学自由谈》、《小说月报》和《新华文摘》等多年不离不弃的老刊物,时常翻阅《收获》、《十月》等一些亲情的大刊,也从《地火》和《石油文学》之类的行业文学刊物中汲取营养,更喜欢在《北斗》这样气息熟悉的文学园地找感觉。只可惜,诸如《飞天》和《延河》之类陪伴我多年的省级纯文学月刊,已经很难见到了。
书籍阅读有计划,办公桌和书桌各放一本新书;有时间就读几页,鼓励自己定期读完。
一年来,主要读过这些著作。
1月:沃尔特·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上、下)
2月: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
3月: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
毕飞宇的小说集《相爱的日子》
4月:毕飞宇的小说集《青衣》
陈铁民编撰的《高适岑参诗选评》
5月:艾青诗集《艾青诗选》
汪曾祺小说集《受戒》
6月:余光中诗集《乡愁》
谷崎润一郎小说集《梦之浮桥》
7月:何喜东的小说集《地火升腾》
樊锦诗主编的《莫高窟史话》
8月:《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
坂本健一的《今日店休—93岁旧书店主写给生活的情书》
佛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长篇《洛丽塔》
9月:止庵随笔集《怀沙集》
王尔德的童话作品集《快乐王子》
10月:止庵随笔集《画见》
《雨巷——戴望舒诗集》
杨光勇等编著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简史》(30万字未出版稿)
11月:苏青的长篇小说《结婚十年》
苏青的散文集《饮食男女》
12月:梁鸿的纪实文学《中国在梁庄》
托马斯·曼的小说《死于威尼斯》
计有24种25册。
(有几本还在办公室里,多年积攒的旧书总算读完了。)
总体跟去年持平,不算多。眼力不济了,阅读越来越费劲。办公室的吊灯高,上午九点前和下午五点后,特别是天色不好的日子,有些看不清文字,却又不想带老花镜。
明年的读书量,应该减半。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就行了。读来读去,有点不求甚解。
手机浏览很方便,稍不留神就会偷走半个小时。只可惜看过很多,过后啥也记不住,连标题都记不住;喜欢的图文,还需要下载存记。
今年买进20本书,还有8本没有读。有时候看着自己一整面墙的书,不禁恍惚。这个早已习惯了的爱好,陪伴我从小学四年级走到现在;四十多年了,到底好不好呢?
2022年12月25日晨于西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