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奥赛金牌数量排名:深圳爸爸却带孩子拿了十几个世界奖牌

人气:413 ℃/2024-05-12 12:47:58

这次我采访了一位深圳的爸爸,他对儿子的兴趣培养故事实在很特别。

首先,他们家是爸爸主内,妈妈主外。妈妈在国际教育行业工作,工作非常忙碌,爸爸做IT行业,时间相对自由。儿子Michael从小就由爸爸带大。(这种模范好爸爸请给我们来一打!)

其次,Michael从小几乎没有上过任何的学科培训班,但是他在兴趣尝试方面却几乎试遍了所有主流项目,并且最终成为一个街舞高手和魔方高手。

△ 本文主人公Michael

曾获奖项

街舞:

2018 HHI 世界街舞大赛惠州站 成人Locking冠军

2018 WOD世界街舞大赛华南站 青少年齐舞冠军

2019HHI世界街舞大赛中山站 成人LOCKING亚军

2019天下第一舞斗大会 少儿Freestyle冠军

2019HHI世界街舞大赛广东总决赛 成人LOCKING冠军

2019WDG世界街舞大赛澳门站 成人LOCKING冠军

2020中山街舞比赛 少儿FUNKY STLYE冠军

2020深圳头号ONE家街舞大赛 少儿Freestyle冠军

2020深圳上位街舞比赛 少儿Freestyle2VS2亚军

2020FEELON LOCKING JAM深圳总决赛 成人LOCKING亚军

2020深圳国际街舞大赛 少儿Freestyle冠军

魔方:

2018WCA深圳魔方公开赛 少儿组亚军

2018WCA福建魔方公开赛 专业组冠军/少儿组亚军

2019WCA长沙春季魔方公开赛 少儿组冠军/专业组季军

2019WCA东莞春季魔方赛 少儿组冠军

2021WCA深圳魔方下昼赛 三阶专业组季军/四阶专业组冠军

2021WCA广州番禺魔方午安赛 三阶专业组亚军

2021WCA桂林魔方公开赛 三阶专业组季军/四阶专业组亚军

在我们认为几乎人人难逃“鸡娃魔咒”的今天,还有家长敢于让孩子坚定地走兴趣培养的道路,是他们太勇敢?还是我们太多虑?又或者,这也许就是教育本应该有的样子?

来听听Michael爸爸怎么说。

Michael:今年14岁,在深圳高级中学读初三。马上就要面临传说中深圳“地狱中考”的他,目标是进入深圳排名前10的高中。

(为方便叙述,以下为第一人称)

#01

第一阶段:广撒网

Michael的幼儿园是一个家附近的很普通的民办幼儿园,小学是在一所公立小学。

我们对孩子的学业并没有什么很细的规划,我跟他妈妈的初衷就是觉得,最起码幼儿园和小学这段时间要让孩子快乐一点,所以就在这个期间尽可能多学一点艺术类的东西,学习方面跟着学校走就好。

一开始当然是广泛尝试,孩子小一点的时候学过溜冰、画画、击剑,5岁开始学围棋和钢琴,6岁开始学街舞和魔方。基本上把主流的都学了一遍。这个过程中就是看他最喜欢什么,然后我们就支持他,或者找资源,或者找好的老师进阶培养。

最后他坚持下来的就是魔方和街舞。从6岁开始到现在,应该有8年时间了。

从他3年级拿了第一个街舞的亚军开始,至今也已经拿了国内外大大小小近50多个奖了。魔方也是,拿了不少奖。还算小有成绩吧。

△ WCA珠海魔方公开赛上的Michael (视频)

我身边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孩子小的时候,都会给他尝试很多兴趣班,有一个“广撒网”的阶段,但是到后面也必须慢慢做筛选,大多数人或者是浅尝辄止,或者是鸡飞狗跳,能坚持下来的项目不多。我觉得筛选出来的兴趣,就要尽量专注去做。这样才有出成绩的可能。

#02

兴趣与坚持

我也曾经困惑过:到底是孩子的兴趣更重要,还是坚持更重要?

我认为首先亲子关系最重要。我从儿子一出生就开始带他了。平时天天跟他待在一起,跟他关系很好,你更容易知道他的兴趣点在哪里,也能用他更接受的方式去沟通。而不是说我是父亲我就要把我的意志强加给你。

△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第二个是因为孩子小,你带他上兴趣班的时候,总会跟着听一下,你自然知道他对什么感兴趣,或者老师教得如何,适不适合他。

说到坚持这一块,我认为孩子能把一件事情坚持下来,关键是他能在兴趣里面找到成就感和乐趣。像我们坚持下来的魔方和街舞,首先都是竞技类的,特别适合男孩子,都要经常出去比赛,孩子比赛赢了或者拿了奖,就会很有成就感,更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

还有就是我自己会给孩子设立一些奖励和互动。比如学魔方的时候,我会跟他比赛,谁赢了就获得彩色珠子做奖品;跳街舞的时候就会在一个袋子里放一些港币,练成一个舞蹈就给你抽港币做奖励。其实孩子不是在意真的要赢多少钱,而是更享受这种互动的过程。

#03

天赋与努力

我算是比较有耐心的爸爸,但是我不够有威严。其实回头想想,我觉得是有缺陷的。因为我以前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觉得一件事情你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会取得成绩,但后来我发现,除了坚持以外,还要努力。这也是Michael做得不够的地方。

△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坚持跟努力有什么区别?

比如说跳街舞这件事情,坚持就是你不去放弃它,努力是什么概念?比如舞蹈就分为上课、练习、比赛三个环节,上课的目的是学习新的动作,练习是去消化动作,比赛就是要把你新学的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和风格。如果你不带着思考去学习和练习和运用,你学了再多的新东西也没有意义。

那些特别努力的孩子,练习的时间更长,参加的比赛更多,付出得更多。为什么说我们做得还不够好,因为我们两个项目都还是停留在“玩”的层面,一段时间比魔方,一段时间比街舞,分散了一些精力。假如只专注一样兴趣的话,可能取得的成绩会更好。

那么,是不是只专注于一项兴趣就最好呢?

我觉得难点确实在于判断孩子是不是有天赋。

△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努力过才知道天赋有多么重要。”

假如你没有天赋的话,你在这个领域的高度基本已经决定了。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坚持地去做一件事,你又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天分。这也是一个很矛盾,很两难的命题。因为家长和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总不可能同时上10个兴趣班对吧?能坚持2样已经不错了。

正因为有这个困惑,不知道到底街舞和魔方到底哪个孩子最有天赋,所以两样都没有放弃。但反过来说,两个兴趣,他也都没有全力以赴。

所以如果现在重新选择,我可能会在这过程中做减法,让他后来专注于一项兴趣,这样可以冲一冲,出成绩。

#04

时间,大量的练习时间

在孩子尝试兴趣的过程中,我发现时间管理很重要。一开始钢琴我们也学了4年多,因为后面找不到更好的老师,而且每天练习量也很大,只好忍痛割爱了。

所有的爱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练习。练习量是必须保证的,打个比方说,本来可以练2个小时的舞蹈,压缩成1个小时,你很难达到一个顶级的水平,在这点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这个我们体会太深了,有时候Michael会遇到伤病,遇到一些诱惑,还要克服自己的懒惰,这些难关都必须要熬过去,不能轻言放弃。

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当然有。Michael经常带伤练习,如果背部肌肉拉伤了,我们就练脚的动作,脚受伤了,就练手部动作。拉伤是难免的,但是你不能停下来。

印象最深的是Michael5年级的时候在广州有一个室外的比赛,当时天气很热,他报了三个项目,Popping、粤语歌和Locking。因为是在室外比赛,他连续跳了十几场以后,就中暑了,人很难受。但这时候Locking已经进入了决赛。我就跟他说,到了这个点儿,只能拼了,你不比就是亚军,比下去还有机会冲冠军。

然后Michael就去旁边喝了点水,擦了清凉油,最后又坚持跳了8场。完成了比赛,也拿到了冠军。

这件事情其实对孩子自己的触动也很深,他经常在写作文的时候讲到这件事。他当时说自己比完以后站在舞台上头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撑下来的。

但这种拼搏的经历,还是对孩子的性格有帮助的。

△ 乐观看待伤痛的Michael

#05

兴趣培养也“卷”

现在跳街舞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像Breaking这种街舞项目已经入选下一届奥运会了。Michael当时是6岁开始学舞的,现在很多孩子都在4岁就开始跳舞了、7、8岁已经是老油条了。

魔方也是,可能一个3岁的孩子还原一个魔方只要1分多钟,5、6岁刚刚能够到桌子,可能就去比赛了。

Michael从2016年开始,就跟着中国第一位街舞世界冠军李冰冰老师学习Locking,成绩有了突飞猛进。像这次“这就是街舞”里的很多大神级人物,Michael练的是Locking,像这次“这就是街舞”里的很多大神级人物,日本的Gogo brothers,HB组合等,我们都在广州上过他们的大师课,还去过日本上课。可以说也接触到了业内最顶级的师资了。

△ gogo brothers 和 Hilty&Bosch 是圈内大神级的组合

决定街舞能不能够拿奖的三个因素,第一个是状态,第二个是音乐,第三个就是运气,运气你没办法决定,音乐我也不能说我每首歌都很擅长,只有状态是你可以决定的。平时练8分,上台10分,那这就是竞技型选手,平时8分,台上5分,那就很可惜。

Michael在性格上,其实好胜心和求胜欲比较一般。这可能也是他学习街舞的天花板,街舞的battle需要你到了舞台上就变成一个斗士。

我觉得以他的能力还是可以上一个更高的舞台的,是想推着他上去的,但他可能也不是一个竞技性的孩子,明明在家里练得很好,一上台就焉了。如果他再努力一点,多拿一两个大奖,就有可能进国家队了。

能进国家队,说明你有扎实的基本功,有舞台状态,有情绪调节能力,心理素质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综合的王者。

说白了,街舞这种比赛也是很残酷的,一旦你有一个短板,就会被放得很大,而且当时你只有那么一次机会。

我现在经常跟儿子开玩笑说,后悔当年没有打过你。当然现在再打也没用了,太迟了。我观察下来,出成绩的那些孩子,10个里至少6个家长是很严厉的。真正自己有动力去追求卓越的孩子很少。

△ Michael生活照

所以啊,无论是学科还是兴趣,一旦你要追求一个结果,难免要有那种“鸡娃”的心态,然后就卷起来了。当年我看深圳的幼小衔接班,一堆小娃娃后面跟着20多个家长,看了都觉得夸张,但这次“双减”以后,我觉得大家会把鸡娃的战场转移到艺术类方面来,一样还是想让孩子出成绩。

#06

兴趣可以陪伴一生,但目标也可以灵活调整

Michael刚进初中时学习很差,当时有点自卑,后来学习也慢慢起来了,现在大概在班级12名左右的样子,而且现在面临中考,他自己也发现学习更重要了。所以他现在更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现在街舞每天的练舞时间保证在1个小时左右,其他的多余精力更多地就放在学习上。

△ Michael生活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的心态也需要调整。以前是希望他能走到更高的舞台,冲击一下世界冠军,但后来发现他更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他跳舞又遇到了瓶颈,那我们也可以接受,街舞和魔方可以暂时放一放,舞蹈本来就是一项运动,也可以陪伴他一生,将来想捡起来也不难。

无论是街舞也好、魔方也好、学习也好,其实方法是一样的。现在Michael自己想学习了,是自发的动力,都不用我们操心,我觉得挺好的。

Michael这孩子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今后我们也会陪着他,在成长的路上继续摸索。

#写在后面

双减政策下,所谓“语数外的黄昏,音体美的黎明”一时成为热议的段子。

但听完Micheal爸爸的故事,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感叹:“鸡”素质一点也不会比“鸡学科”学科更容易。

其实,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兴趣培养之后成为了志趣,成为了一个人“有趣的灵魂”的那一部分。而这部分的培养,更考验家长的判断、耐心和毅力。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