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我们所了解的植物都是温顺乖巧,人畜无害的模样。它们不像动物一样可以自由的行动,只是默默无闻的做一个不会动弹的奉献者。
但是在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中自然也有不同寻常的植物存在,比如我们常见的猪笼草、捕蝇草,它们虽然不能行动但是可以凭借自身分泌的液体吸引小动物诱之上钩捕杀殆尽。
捕虫草捕食昆虫
这种能够诱杀小型动物的植物比比皆是,但是能够让大型鸟类死在手下的植物可谓是凤毛麟角。“捕鸟树”腺果藤就是其中一员。
虽然腺果藤杀伤力巨大,但在以前它只是单纯地想让鸟类传播种子,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被进化带偏了,才导致其特点发生巨大偏移,变得十分可怕。
腺果藤树
这时就有人好奇,为什么这类植物进化之后会变成一个“杀鸟狂魔”呢?生物的进化都是这样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的进化和这类神奇而又恐怖的植物——捕鸟树的自身特点。
被腺果藤树困住的鸟
生物进化原理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生物形态以及来源和它的日常生活特征的知识点。同时也发现,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和影响,生物的特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最初的生物进化论。
亚里士多德曾经做过一类实验。他将五百多种动物按照不同的生理特征分为有血和无血两类种群,相当于一个树形结构,有血和无血作为根节点下的第一个子节点,随之衍生出更多的种类。
亚里士多德
最终得出结论:生物之间的等级其实是阶梯制的,如果把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全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结构就可以找到人类的起源。但是这类说法并没有得到人民的赞许,他们广泛相信于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神创论逐步被淘汰,人类也迎来了生物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转折。1980年拉马克提出在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器官呈现出用进废退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后代的遗传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因此拉马克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无神论的生物进化理论,成为了人类在探索生物起源历程中的里程碑。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在1959年,达尔文进化论随之指出,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很多生物为了改变外界带来的影响,积极传播种子,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比如本文的主角——捕鸟树。它最初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努力让小鸟传播种子,但是由于物种进化带偏了发展,最终使它成为了“杀鸟为乐”的“捕鸟高手”。
达尔文和它的进化论
捕鸟树——腺果藤树地球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这是地壳运动导致板块碰撞激烈,高山随之拔地而起形成了最初始的陆地。这些被带入陆地的海洋生物为了生存不得不开启自身的进化历程,演变出原本没有的呼吸系统,以此适应陆地的环境。
在今后的几十亿年内,地球上的一部分生物已经逐渐演变出一套独属于自身的生存法则,而那些无法适应改变的也被湮没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成为了教科书上的濒危生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套原理也沿用至今。
地球的变化
腺果藤树隶属于紫茉莉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中的灌木林和较为稀疏的小森林中。它是一种攀援形的灌木,枝条常常从附属的树干上垂落,根茎较为粗长,并且向内弯曲。枝条外部并非平整光滑,而是含有七毫米左右的尖刺,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天敌的破坏。
腺果藤树叶片呈现革质化,通常为椭圆形或者卵形,长约六厘米,先端为楔形。腺果藤树是雌雄异株,花朵通常堆叠聚集在一起呈现圆锥形特征。花瓣颜色清亮,为明黄色,下端有淡淡的绿色短柔毛。花柱突出,易于花粉传播受精。
腺果藤的果实具有很强的粘性
根据生物链显示,植物一直是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的存在,极少出现反杀的案例,我们日常了解的有猪笼草、瓶子草、茅膏菜等等。这些植物捕杀动物的原因最主要还是为了自身的成长所需,
因为它们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是土壤不能提供的。而小型昆虫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在将其捕杀之后会分泌粘液类似人类的胃酸将其消化溶解。但是腺果藤树并不是这样的,它也会捕杀鸟儿,但其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营养物质需求。
鸟类被腺果藤的果实黏住
生物界所有的植物演变并不都是往友好的方向发展,腺果藤树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它看似平平无奇,和日常生物中见到的藤蔓别无二致,但是它的果实在成熟之后会产生粘液。并且由于它是寄生在矮小的灌木或者是小型树木上,这里又是很多小鸟嬉戏打闹的地方,鸟儿一旦碰上腺果藤树的汁液便会被黏住,而且没有办法挣脱开来。
腺果藤树不像猪笼草不会食用这些鸟类,鸟类的最终的宿命要么是活活饿死,要么就是被其它生物蚕食殆尽。
被困身亡的鸟儿
腺果藤树的果实产生粘稠汁液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传播种子。捕鸟只是它在进化过程不小心走偏的一步“意外”之棋。
为什么腺果藤树会捕杀鸟类腺果藤树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而热带地区的森林主要处在海岛之上,内陆较少,所以岛上的小动物数量也并不是很多。因为土地范围有限,所以植物在传播种子的过程自然不会很轻松。
海鸟——种子传播者
我们常见的生活在海岛上的植物椰子为了让其后代能够平安成长进化出了坚硬的外壳,在成熟掉落后随着海洋到达各个栖息地生根发芽。而腺果藤树是攀附于树木的存在,所以它的种子传播也只能依靠小动物。而能够在各个海岛之间循环往复的也只有鸟类能够做到。
鸟类是唯一能够飞离岛屿的动物
鸟类大多会食用较为新鲜甜美的果实以及小昆虫,但是腺果藤树的种子却异常坚硬,自然得不到鸟类的青睐。所以为了让果实能够得到传播,腺果藤树种子表面开始析出粘液,当鸟儿不小心触碰的时候,就会把种子黏到身上,从而达到繁衍的目的。
但是这种做法属实用力过猛,不仅没有更好的繁衍后代,还黏住了帮助它们传播种子的鸟儿致其死亡。似乎已经“忘记”它的主要目的是繁衍后代了。
从腺果藤树上死里逃生的鸟儿
腺果藤树的危机如果腺果藤树不进行自我改变,那么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很容易遭到淘汰。这也是大自然中极其正常的现象。
生物的进化其实是从最开始的无细胞结构演变成一种具有微小细胞核的原核生物,然后再进化可以以单细胞形态存在的生物体。由之不断发生演变,也经过了很多的“分岔路口”,在环境的影响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生物演化
例如现如今的生物分类主要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生物的进化路程经历了筚路蓝缕,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复杂性。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有进化,还有生物体的退化和停止发展。
如果腺果藤树一直保持着这一“用力过猛”的习性,就很容易造成物种大灭绝。我们以现在的力量暂时无法大面积普及腺果藤树,也无法使其在短期内改变自己通过多年进化出的习性。
腺果藤树开的花
大家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科学家们能够想出解决办法,或是腺果藤树自己在灭绝之前,来个基因转换的自救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