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不?说,不

人气:432 ℃/2024-08-03 18:44:45

为人父母,你教会了孩子什么?

杨绛的父亲可以用一次演讲事件教会女儿说不,这很难,也很可贵,值得学习。

子女的品性,不全来自于父母的教导,但一定和父母的教导分不开。且不论杨绛的言辞偏向,至少作为一个人,能被后世冠以先生称谓,那一定是成功的。

《杨绛传》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杨绛小时候的小事。

时值局势动荡,学行运动此起彼伏,当时杨绛就读的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搞宣传,杨绛因为口才不错,被推举为演讲者。

但是众所周知,动荡局势对于上街演讲来说并不是一个有益无害的事情,反而是有着许多波涛汹涌在里面的。

所以杨绛有些犹豫,回到家中和父亲说起这事,想要父亲用自己及家庭的名义帮她挡刀,用以推脱街头演讲的事儿。然而没有成功,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先生不想纵容儿女,让她得以用这种外在的力量来达成自己说不的愿望。

但又不忍心女儿左右为难,于是对她讲了一个关于自己年轻时候敢于说不的事儿,用以引导女儿要敢于对自己遇到的不想去做而且左右为难的事情说不。

那是杨荫杭担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候的事儿。起因是属下未经他的允许私自用他的名义登报联名欢迎张勋入京,这事儿多少有赶鸭子上架的意思。但杨荫杭没有拖妥协,而是随后登报明示己心,表达自己并没有欢迎,直截了当,对非心声说不。

杨荫杭就是用这样一个故事教导了女儿要敢于说不,还引用林肯的名言“Dare to say no!”。给予少年杨绛勇敢说不的决心。这方式就很好,有理有据,有记忆点,可谓一劳永逸。

不经一番彻骨寒,那得梅花清如许。少年时候的经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可能一件小事就足以改变一生了。

就像杨绛一样,说不,就是从这一件小事开始的。

但事实是,就是这样的小事,却是很多人付诸整个青春都没有走出来的困境。甚至很多人成年了还在纠结于敢不敢,做不做,去不去等一系列犹豫之中。

这不恐怖吗?或许很多人身在其中,所谓当局者迷,一时之间可能还没有见识到个中酸楚,直到等时间久了。回头看的时候,才猛然醒悟,却为时已晚,只能悲痛发出“当时我为什么不拒绝呢?好傻。”式的感悟。

可见敢于说不,是多么重要的原则。一个敢于说不的人,人生的遗憾应该会少很多吧?

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中的难处数不胜数,在一次次的抉择面前,陷入两难的境地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那么本来生活已经有很多艰难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勇敢一点说不呢?

还要在一些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给自己徒增烦恼,左右为难,多无益?一句“不”就可以换来的清静,却因为一时犹疑,增加了一连串的烦恼,这可不见得是一笔值当的买卖。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承造就的人情社会,导致很多时候人们都抹不开情面,拉不下脸,这很正常。

但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比谁都清楚,一句小小的拒绝会为自己带来多大的舒适度。而且拒绝的结果本身并不会对原本事件的发展产生什么质的改变。唯一不便的可能就是当时拒绝事件双方心境吧,会不舒服那么一阵子。毕竟拒绝,是谁都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但是生活,是需要这样的拒绝的,是需要去说的。柴米油盐是生活,阳春白雪也是,俗事扰人时,最是苦恼。

要想生活中多一分闲淡,那么拒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会拒绝的人,一定比一个不会拒绝的人活得恣意。

敢于说不,是一种长久的智慧,它不是生活的调剂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学会说不,可以让你的生活多点儿空。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