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六言杂兴九首其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人气:321 ℃/2024-02-18 04:20:27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安史之乱后,杜甫到了成都。他在浣花溪边修建了一间草堂,终于有了落脚之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杜甫心怀天下,他惦记着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黎民。当他漫步到江边小亭,看着眼前的郊野景色,又想到了李唐王朝正在遭受的厄运。安史之乱是一次浩劫,杜甫在战乱中经历了逆行、被俘、入狱、脱困。他作为历史大事件的亲历者,想到了很多问题。

坦腹,是衣着随意,坦露胸腹的意思。杜甫很少这样随意,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他一直保持正襟危坐的君子模样。能够让他如此放松的原因,就是眼前的景色。坐在江边亭子里,天气暖融融。远望西山美景,近看锦江秀色,杜甫吟诵出他写过的一首诗。这首诗名为《野望》,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对朝堂局势的忧思。

看来,眼前的美景并没有让杜甫彻底放松,他依旧心事重重。他试图缓解内心的焦虑,看着眼前江水,希望流水清音带走心中的愁怨。江水缓缓流动,似乎没有了争强好胜的心思。他又抬头望向天上的白云,找到了悠闲自在的感受。

已经到了晚春时节,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让杜甫生出孤单寂寞的感觉。草木欣欣向荣,没有感受到杜甫的悲伤。江东一带还在打仗,每每想到这些,杜甫就会皱紧眉头。哪怕他的生活看上去悠闲平静,也掩饰不住关心家国天下而产生的愁思。表面上的从容淡定与心中的焦虑苦楚形成了鲜明对比,杜甫还是那个一心为国的诗人。

他在怪春天的草木自私,只顾生长,不关心天下苍生。这是草木该关心的事情吗?当然不是了,他把那些只知道醉生梦死、贪图享乐的官员形容成草木,表达出不满的情绪。战乱未平,还不是享受安乐的时候。他希望天下百姓都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只不过他无权无势只能靠吟诗表达自己的观点。

写诗的目的有很多,有人为了宣泄感情,有人为了表达内心感受。杜甫写诗,是为了救济苍生。他想用诗文替百姓发声,替朝廷出力。无论身处何方,都改变不了他的初衷。这首《江亭》“虽似闲适,实是遣闷”,让人们知道他心里装着的事情太多太重了。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