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实质内涵,是揭示高级潜伏特工的职业特征。他们分属不同阵营,却命运特征相同。郑耀先是我党在军统潜伏的高级特工,就需有一个军统潜伏在我党的高级特工演对手戏,以相互映衬、相互比对。所以“影子”和“风筝”并行产生了。
阵营不同的特工有哪些相同之处?
各为其主、初心不改郑耀先不用多说了,面对日伪、军统、中统、自家地下党和游击队的多次追杀,依然保持红心。解放后“风筝”身份得到党组织确认后,继续被各种折磨,依然戴着特务帽子以完成查出“影子”的终极任务。
“影子”呢,在延安情报部门潜伏多年,我党待她不薄,也是对国民党忠心不改,不断输出情报。解放后即使跌入困境,也是意志坚定,只为完成“戴笠长官交待的”查出“风筝”的终极任务。
和“影子”同样“不忘初心”的,还有宫庶、赵简之、宋孝安、延娥等人。郑耀先也给予了这些对手充分的尊重。
随时断线、价值榨干越优秀的潜伏特工,组织的保密性越强,换句话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容易断线。“风筝”郑耀先如此,“影子”韩冰亦如此,他们都经历过与组织失联的艰难蛰伏岁月。相同遭遇使“风筝”就是“影子”,“影子”就是“风筝”。
越优秀的特工对组织的作用也越大,组织出于残酷斗争的需要,也要“榨干”他们最后的价值。郑耀先垂暮之年出山抓捕宫庶查出“影子”,“影子”韩冰生命将息为台湾发出“郑耀先就是风筝”的口传情报。“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不仅可形容我党特工,也适用于敌方特工。
大智大勇、狼性生存高级特工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风筝》中柳云龙借郑耀先之口,对什么是优秀间谍多有精辟论述,最有名的是“与狼共舞,就要比狼更有狼性”。所以他不仅对敌人杀伐果断,有时为了安全潜伏对自己同志也当“刽子手”。
“影子”韩冰虽然直接表现对“同志”下手的场面不多,但可以推断在抓捕另外73名军统潜伏延安同仁时毫不手软,在与国军短兵交接的战斗中毫不手软。有段遭遇宫庶埋伏时果断开枪还击的剧情也可证明。
郑耀先只有表现得比军统还军统,军统才不会相信他是“风筝”;韩冰只有表现得比共产党还共产党,共产党才不会相信她是“影子”。
命运悲酸、少有善终随时断线、被当弃子、组织审查、穷困潦倒,是大多不同阵营的潜伏特工共同的命运结局。
郑耀先且不说受到各种政治运动冲击,即使组织确认了他“风筝”的身份,因为刽子手“军统六哥”的形象党内外已经深入人心,怎么也漂不红了。能回归一个公民的正常生活,最后在组织最好的救治条件下安然离世,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韩冰虽然和郑耀先是在我方经历相同的遭遇,但她即使回到台湾又能怎样呢?还不是无休止的审查加害,被边缘遗忘,在大陆能坦然服毒自尽也算好的归宿了。
大胆刻画不同阵营特工职业的相同命运,从而侧面反映地下斗争年代的残酷真相,正是《风筝》这部谍战剧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