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怎么选又好用又耐久?许多初烧都不知道的让耳机更好听的低成本方法

人气:462 ℃/2024-06-28 20:57:56

相信只要是玩HIFI的,无论是初烧还是老烧,其实都是在追求听到令自己满意的声音。不过,每个人所能投入的资金也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经济基础的学生党来说,一副几百元的入门级HIFI耳机可能就是他们几个月省吃俭用下来的零花钱。

​在实体耳机店仍不普遍的今天,很多初烧在不清楚自己听音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盲狙”的方式来挑选自己的第一款入门级HIFI级耳机。虽然有很多人通过网上与其他烧友的交流来减少“盲狙”的风险,并且成功挑选到自己的声音,但也有很多人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发现期盼已久购买的耳机声音并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假设遇到好不容易攒钱买的耳机的声音低于自己预期的情况,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可以说是初烧甚至很多已经接触一定时间的烧友经常困惑的问题。

​对于上述的问题,网上普遍的解决方案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趁早出二手,另一种是让你再购入一条品质更好的升级线材。虽说这两个方案都是可行和有效的,但对于类似学生党的经济能力偏弱的人群而言性价比都并不高。

如果是刚买回来就直接出二手确实亏损成本不高,可对于一些偏冷门的耳机来说,一方面出二手难度偏高,另一方面亏损程度也比较严重。至于购买升级线这个方案,众所周知,耳机线的学问在HIFI领域可不比耳机低,而且价格也是参差不齐,好的耳机线又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

​那么有没有花比较低的成本就能把耳机的声音变成自己喜欢的风格的方法呢?当然还是有的啦,那就是耳机套。

可能很多烧友不知道,耳机套是一种能够明显改变耳机的声音风格走向的物件。耳机厂商在研发新产品时,对于标配的耳机套都是从上千万的方案中精心对比和挑选的,甚至部分耳机厂商还自己研发了专属的耳机套,并且对外销售。例如,JVC的螺旋凹点套,索尼大法的哥套、达音科的SF套等等。

耳机套之所以能对声音产生影响,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从耳机套的材质用料、软硬度、出音孔的长度和直径大小、内部的细节设计等等,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能对耳机声音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大口径出音孔往往比小口径出音孔在听感要更加通透。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更换耳机套所需花费的成本是非常低。只要事先清楚自己耳朵适合的耳机套尺寸,购买一对耳机套的普遍成本也不过10元、20元左右,即便是“黑科技”著称的达音科SF套也不过50元,对比出二手或者购入一条升级线的成本而言相差甚远。

当然,市面上也有部分相当良心的厂商会在自家耳机的产品包装内附赠多种不同款式的耳塞套,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听音喜好,这其中就包括拥有30年历史的国内老牌音频厂商的山灵。以旗下经典的千元级耳塞——ME100为例,附赠了4种不同声音风格的耳塞套供用户挑选,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声音喜好直观快速地挑选适合的耳塞套。

​均衡套是ME100初始标配的耳塞套,其特点是三频的能量分布非常均匀,因此对歌曲风格的适应能力是比较优秀的,并且完美展现ME100本身的高解析力和宽松柔和的声音风格,是个人比较推荐的耳塞套搭配。

人声套的风格相较于均衡套更偏向突出中高频,低频的力量感会被削弱,而人声和高频部分的乐器会稍微提亮一些,听感也更为纤细,因此比较适合聆听比较空灵的人声歌曲。

低频套顾名思义就是侧重于提升低频质感的耳塞套,相较于均衡套的低频更加紧实,声场也是相对更加开阔,不过由于口径更大,所以声音的凝聚力是不如均衡套的。

Comply套又被称作“记忆海绵套”或者“C套”,由于其材质柔软且可变性强,所以能够完美贴合使用者的耳内轮廓,达到非常优秀的佩戴舒适度。至于听感方面,声音明显偏暖且不刺激,适合追求耐听的烧友,但缺点是对于耳机的解析力有一定的削弱。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