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996,是指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重症监护室)”。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996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最近互联网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公司的996工作制,立即得到大批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响应。
4月11日,在阿里内部交流活动上,马云与阿里的员工交流了996这个话题,谈到了阿里的年轻人如何成长、如何实现理想。
以下为4月11日马老师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活动上的分享:
关于996,现在这是国内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很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阿里程序员一天的工作
1.早上8点到公司,看15分钟微博,做一天的计划。
2.10点开个晨会,然后工作到12点。
3.中午出去吃个饭 聊天,1点半回来。
4.晚上6点下班,公司吃免费的晚餐,然后加班到8点到9点。
5.锻炼半个小时身体,洗澡看看书,12点睡觉。
9点上班9点下班一周6天,晚上到家洗完澡就11点了,到家往床上一瘫,基本上都废了。除了周日出去玩半天...
我不要说996,到今天为止,我肯定是12x12以上。这世界上996的人很多,每天工作12小时、13小时的人很多,比我们辛苦、比我们努力、比我们聪明的人很多,并不是所有做996的人都有这个机会真正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并且还能够有成就感的事。
(腾讯的技术级别及对应薪酬)
现在很多照片讲当年马云站边位,现在变C位。我在大学已经是学生会主席和杭州市学联主席。你们去看那些照片,我在那个角落位置的时候,人都是我带出去的,我是他们的大头目。
我为什么是大头目?因为我付出的时间比他们多。我除了上课考试以外,做学生会工作花的时间比任何人都多,去学会怎么服务别人,学会怎么样去建立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能够在学校里面做得好一点。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一天才有可能有回报,你不付代价,你是不可能有回报的。
马云微博截图
“8116 8”又是什么?刘强东昨晚发的朋友圈全文如下:
图:微博@新浪财经
图:界面新闻
由上可知,“8116 8”指周一到周六6天,从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再加上周日工作8个小时。刘强东还称:“混日子的人不是兄弟!真正的兄弟一定是一起拼杀于江湖,一起承担责任和压力,一起享受成功的成果的人!”
该文还强调,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
对于已经或在四五年后要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谈到个人的选择,一味鼓吹拼搏和奋斗,也是偏激和不科学的。
以熬夜和晚睡这件事为例,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因为有人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把多出的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就如法炮制。且不说熬夜缺觉会让大脑迟钝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下降,长时间高强度,对绝大多数人的身体,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有鉴于此,用巧劲就好过用蛮力。
真正优秀的企业,即使存在整体的、频繁的加班,只要是真的业务发展需要,并且这份工作履历能为你带来真正的成长,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是有价值的,这种情况下,加班是为了你自己的成长。
很多人离开企业,是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和价值的。企业是以员工整体能力叠加生产资料去创造价值的,是去个人能力化的。大多数员工在企业拿的工资,其实高于他在企业的工作产出价值。
不是鼓励人人都去创业去做生意,但你需要意识到,终有一天你需要独立去为自己、为家人挣一份收入,那么你是否已经开始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一些有意义的准备呢?
看了马云对996工作时间的看法,想必很多高中生都在感慨:马爸爸说的太对了!996还在发牢骚?那高中生的作息时间你们了解吗?
尤其是处在备考冲刺阶段的高三生,作息时间基本都是“711”!也就是每周学习7天,每天除了睡觉、吃饭、洗漱的时间,净学习时长一般都超过11个小时。
很多高中生总抱怨:上学没有用,读书很无聊,不如打拼赚钱闯荡世界。
有位老师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到本科毕业,一共十六年,如果这十六年不读书花钱,再出去赚钱,那么里外至少是五十万。
但所有家长都宁可不要这五十万,也要逼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因为读书不是为了考试100分,也不是为了换取文凭,读书是回报最高的投入。
这么说也许你不相信,但中国SAUS大数据显示,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出整整六倍。
说简单点,如果你高中毕业月薪是三千,换成博士毕业,月薪就达到了一万八。
说的世俗点,钱确实很重要,但只有当你读得书多了,你才能获得更高端的赚钱途径,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拥有更加舒适轻松的人生。
别忘了,在赚钱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青春很短暂,过了读书的年纪,可能你就再也没有机会,没有精力去吸收新的知识,那时候你再想改变,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不要去想太多还未到来的明天,因为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现状变得更糟。
一位作家给她的孩子的一封信里写道: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想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同学,读书才是这世上最好走的路。
当你觉得人生迷惘的时候,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读书的年纪,想得太多,读得太少。
其实,在高中校园中,有一个比学生更辛苦的群体,那就是高中老师!有人总认为教师的职业假期很多,还特地为教师算了一笔账:
1、暑假2个月,60天
2、寒假近1个月,20天
3、全年的双休日,总计77天(除去寒暑假的重复双休日)
4、法定节假日,11天(除去双休日)
节假日合计168天,工作天数197天,工作时间仅为全年的54%。所以说老师"上半年班歇半年",一点都不为过。
还有人认为老师一天两节课,一本教案用几年,作业全部扔给家长,跟农民工相比,简直不要太轻松。
可是,教师职业尤其是高中老师,真的轻松吗?我们仅看看2018年几个真实而残忍的例子:
2018年10月15日,清晨5点45分,河北武安(县级市)一中高三6班班主任、语文老师闫斌一早来到操场领学生跑操,6点05分跑操结束,闫老师突然晕倒在操场,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9岁。
2018年9月15日,星晴六下午16:52分,湖北省孝昌县一中物理教师、班主任彭东平,在连续上了四节课后,突然倒在讲台上,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4岁。
2018年8月25日下午2时,鄂尔多斯世纪中学刘文才老师因突发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猝然离世,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眷恋的同事、深爱的学生,年仅42岁。追悼会现场,刘文才老师虚5岁的儿子在地上跑来跑去,不时地捡起地上的小白花玩儿,一脸困惑地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观者无不潸然泪下……
2018年6月4日,师宗县彩云中学高树林老师不幸病逝。去世前,他拖着疲倦的身躯,手扶栏杆上下三楼,为今年进职的老师办理业务。直到去世前9个小时,还最后发了一次工作安排通知。
2018年4月25日中午12时33分,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高中数学老师、高三196班班主任李永峰老师,在教室指导学生完填写体检卡,突发心梗倒在教室,生命定格在38岁。
这仅仅是被报道出来的个例,事实上,还有更多的老师因超负荷的工作或逝或伤不为人知!我们以河北武安(县级市)一中一位班主任为例,根据该学校作息表计算,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到底有多长呢?
早上5:45分到校,上午12:10分下课,扣除半个小时的早饭时间,净工作时间为6小时零5分。
中午扣除吃饭和午休时间(其实很多时候,午休时间班主任也要和学生谈话,或处理家长的电话、短信、微信,或者是备课)。下午13:50开始小自习,到下午18:10下课,净工作时间为4小时20分钟。
下午扣除晚饭时间,晚上18:30开始小自习,到22:10下课,净工作时间为3小时40分钟。
如果他当天不到学生宿舍查寝(很多县城中学,查寝是班主任老师的常规工作)的话,那他一天在校毛时长为16小时25分钟,留给家人的时间只有7小时35分。扣除吃饭和午休的话,净工作时长为14小时零5分
按一周上班6天计算(其实很多县中周日也不休息),他每周在校工作毛时长为98.5小时,其中净工作时间为84.5小时,而国家标准是不得多于44小时(含加班)。
他的在校时长是国家标准的2.24倍,净工作时长是国家标准的1.92倍,等于一个人干了俩人的活。他每月加班至少在160小时左右,相当于国家最高加班标准每月36小时的近6倍!
如果有人问当老师哪个阶段最累,是高中!
他们没有大学老师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相对自由的作息时间,也没有初中小学老师的双休日和相对较小的升学压力,他们有的,只是超长的工作时间,超大的工作压力,他们得到的,是微薄的工资和别人的不理解。
他们身体累,心更累。
但他们的职责,是在千千万万个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为他们把握方向,在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千千万万家庭最大的梦想。他们再累,也不能停下。
有多少次,学生都快要支撑不住了,而高中老师却陪着学生坚持。睡的不比学生多,阅过的题不比学生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似乎都忘了,他们还有自己的家人要去照顾和关爱。
高中老师的工作困境,其实靠自身无法也无力改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正视起来,真正解决。
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给教师工作上减负,降低在非教学工作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2、要给教师精神上减负,不要把教师当成无所不能的神仙和完美无缺的圣人,不要过分渲染和拔高教师的作用,更不要妖魔化教师;
3、要给教师生活上减负;
4、多给老师一些理解和宽容。
认为,我们既要给累死的老师美好的赞誉,更要善待活着的老师!社会和家庭应该对教师工作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帮助教师减负。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善待民族的未来。毕竟,老师如果不优秀,学生怎么可能学好?!
声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微博、新浪财经、界面新闻,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