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软件。
我们以“年龄”作为单因素,对“是否进行过知识付费”这一因变量分析。首先,打开数据文件。
依次选择“分析”--“比较平均值”--“单因素ANOVA",弹出对话框。
将“是否进行过知识付费”选入“因变量列表”,将“年龄”选入“因子"。
点击右边的“选项”按钮,勾上“描述性”、“固定和随机效应”、“方差同质性检验”,点击“继续”,然后点击“确定”。
变异性同质性测试对应的显著性为0.00<0.05,表示在95%的置信度下,方差同质,组内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明显。
英文版SPSS操作与中文版相同。
两个独立组之间的对比分析(SPSS: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解决的问题:一个自变量(离散变量,水平数=2)对一个因变量(连续变量)的影响。
适用条件:正态性、独立性、方差齐性。
案例:
契约学习法对初中女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实验设计:选取40名初中女生,随机分为契约学习组、常规教学组。契约学习组采用契约学习法教学;常规教学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教学时间为2个月。实验后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组间对比。
自变量:教学方法(1-契约学习法、2-常规教学法)。
因变量:体质健康水平(具体指标:体质得分、BMI、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800米)。
部分数据:
先把"体质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
1. SPSS步骤
1)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
2)自变量"教学方法"选入"分组变量",因变量"体质得分"选入"检验变量"。点击"定义组"。
3)"组1"输入"1","组2"输入"2"(因为在数据库中,"1"代表"契约学习法","2"代表"常规教学法")
4)点击"继续",返回主对话框后点击"确定"。查看结果。
2.结果的解释方法
下面表格中的红色方框内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蓝色方框内为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著性"为相应的P值。
按下面的顺序解释SPSS结果:
1)方差齐性检验:P>0.05时,方差齐性(此时看第1行T检验结果);P≤0.05时,方差不齐性(此时看第2行T检验结果)。
2)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描述结果
结果:契约学习组的体质健康水平优于常规教学组(P=0.019<0.05)。
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指标。
4. 整理结果
把所有指标结果整理成三线表(论文要求)。表1 契约学习法对初中女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结果表
注:常规教学法与契约学习法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
结论:契约学习法增强初中女生体质健康的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法,主要表现在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800米等方面。
关注头条号:科研与统计,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