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莲花峰导游词600,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1、首先可以做一个自我介绍,再向游客简单介绍一下九华山。2、根据规划好的旅游路线,依次向游客介绍九华山莲花峰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3、最后对游客表达美好祝愿即可。
九华山莲花峰导游词1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雪地理坐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常
1.山水奇秀,风景名山
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境内清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别流经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九华山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和,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冖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
2.地藏道场,佛教名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地藏菩萨道常它的开创人为新罗僧地藏。公元7世纪,在中国唐朝与朝鲜半岛频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常唐时九华山有寺院20余座,宋代发展到40余座,至明代更有长足的发展,主刹化城寺成为拥有数十座寮房的总丛林,全山寺院达100余座,香火兴旺为“东南诸山之冠”。于是九华山便同五台、峨眉、普陀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清代九华山寺院达150余座,由总丛林化城寺分衍出祇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等四大丛林,在四大佛山中以”香火甲天下”而闻名于世。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后,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活力再现,旧貌重辉。现有各类寺院9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寺院9座,省级重点寺院30座;僧侣600余人,各类佛像万余尊,各种佛教文物2000余件。寺院普遍得到维修,佛事活动正常开展,对外交往活动频繁,九华山佛教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泰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等佛教团体友好交往不断,先后有百余名僧侣出境访问。在当今我国佛教道场中,九华山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国际性佛教道尝香火旺盛、僧俗融和受到广泛赞誉,成为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3.历史悠久,文化名山
宗教文化与山水文化相融,大量的历史人文活动,使九华山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的文化名山。2000多年前,九华山就有道家驻足,《福地考》称九华为“三十九福地”,至今留有道教人物活动遗迹和道观遗址20余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在九华创建茅庵,佛教开始传入九华山。唐时新罗僧创建地藏道场,“胜境巍巍,普放大光”;至明清香火极盛,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经久不衰。道教福地与佛教圣地使得九华山声名大振,吸引了无数名流骚人纷至沓来。自李白之后,许多文人学者接踵而至,他们在九华或隐居山庄,著书立说;或创立书:,聚众讲学;或出入烟霞,参学访道;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九华山有太白书堂、阳明书:、甘泉书:等20余处书:遗址。九华山又为民歌之乡,汇集有儿童歌谣、劳动歌谣、仪式歌谣达300余首,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生动表达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历代朝廷也垂青九华,明神宗敕谕、赐银,清康熙、乾隆御书”九华圣境”、”芬陀普教”,九华山先后有50多座寺院受朝廷赐额。大量历史人文的活动,遗有丰富的历史文物,九华山有历史文物2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百件。对外开放后,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着力挖掘整理佛教文化,成立”金地藏研究会”和佛教文化研究会,创办佛学院,开办文物馆,文化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的儒释道文化、鬼文化、建筑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和肉身文化等,异彩纷呈,令人惊叹。九华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
九华山莲花峰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我叫王萍,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因此又称为金地藏。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门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胜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仿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园寺的大殿。?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最大的了,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藏经楼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
进入山门,就是灵官殿,进门登殿,只见神龛里站立着的却是赤面红须、双目圆睁、高举铁鞭的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怎么到此护起佛法了呢?原来传说佛教的护法韦驮犯了“杀生”的错误,被地藏菩萨“解聘”,让王灵官顶了班,这反映了佛道“合作”的天王殿意思,在全国恐怕是仅此一处了。
从灵官殿过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阁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顶,内供四大天王像,称天王殿。中间龛内端坐着“笑口常开,大肚包容”的弥勒佛。“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行”,是他的两句偈语。两侧为四座天王塑像。
灵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层的台基上则筑有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正面立着高约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绿莲花座,下有须弥座(又叫金刚台),雕刻精细。供桌正面横刻着“唐僧取经”故事的大面浮雕。佛像前,为主持法会的和尚礼佛跑拜处。
好,游完?园寺,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九华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了。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化城广场中有一用石条垒成的”娘娘塔”基,是纪念金地藏母亲的。据传金地藏母亲得知金地藏卓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山寻儿回归,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广场边一口井中泉水为母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此井后人称”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亲,并向她细说佛教因缘,母被感悟,终于留山助儿护佛,后人在广场建塔纪念,称”娘娘塔”。但是,九华山也有人称”娘娘塔”是纪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不论是母亲还是妻子,”娘娘塔”的传说都是美丽的。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对小王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九华山莲花峰导游词3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神奇灵秀的莲花佛国——九华山游览,现在我们上车,我陪各位去参观闵园景区。为什么叫“闵园”呢?据传唐代这里有一户姓闵的,产业丰盈,这方圆百里都是闵员外的。金地藏初来九华山时曾向闵公借地,”一袈裟地”的故事流传至今。后来闵公父子皈依佛门,闵氏没有后代,于今九华山没有一户姓闵的人家。闵园景区位于天台景区西麓,与九华街隔峰对峙,为南北走向的大峡谷,面积约远平方公里,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型游览区。这里田园山庄秀美,环境清幽,四季宜人,是疗养、度假理想之地。
闵园至拜经台索道现在我们在闵园至拜经台索道下站,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索道情况。该索道1993年动工,1994年10月正式营运。下站位于凤凰松上方,上站设在拜经台,全长1350米,高差476米,为单线脉动循环吊厢式,吊厢6组计18只,单向运输能力为340人/小时。原为国产设备,1999年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奥地利名牌产品,更换了钢绳和吊厢,性能先进,安全可靠。公司实行规范管理,先后荣获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命名的”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生产生活区示范点和省妇联授予的”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该索道连接九华山两个重点景区,上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寺院天台寺和拜经台,下有闻名遐迩的凤凰松,群峰环抱,苍翠欲滴,乘索道观天台、闵园风光,尽收眼底。
闵园竹海闵园区秀竹丛生,遍覆岗峦,面积达160公顷,号称闵园竹海。竹林依山起伏,碧波荡漾,清风吹拂,满山和鸣,不是大海胜似大海;林中房舍,白墙褐瓦,如海中珠宝,时隐时现;竹林中小径纵横,花香鸟语,空气香甜,清幽至极。朋友,你们大多生活在城市,每天忙碌在高楼大厦和车海人流之中,希望你们有机会到竹海中走一走,体味一下这竹海的诗情画意。竹子全身都是宝。九华山闵园竹海,久负盛名,它为山民创造财富,为旅游带来生机,是九华山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最佳境地。
凤凰古松“凤凰展翅”于青山绿水间,为九华佛地一大自然奇观。松高7.8米,胸径1米,主干扁平翘首,如凤凰冠;两股支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凰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一大圆石,人称“凤凰蛋”。据说古松已有14园园余年历史,如今干挺、枝繁、叶茂。国画大师李可染称誉此松为”天下第一松”。九华山对外开放后,管理部门加强对古松的保护,设护松栏杆,辟凤凰松广场,新建高档旅游公厕,提高了景点的'品位。凤凰古松以古著称,以形取胜,历千年风雨沧桑,风韵犹存,象征九华佛山古老而又年轻。古松和凤凰护持佛教名山,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李锟《凤凰松》诗云:“毕竟人间第一松,风姿不与众松同。田田羽《如翔凤,矮矮鳞枝若衮龙。几度风霜犹郁郁,千年风雨更葱葱。且看古松凌云志,振翅寥寥望太空。”如今,凤凰古松正展开双翅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
闵园民居在闵园峡谷中有上、中、下三处民居,散居与群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刚才我们在车上看到的上闵园十多户人家,沿九闵公路散居,皖南民居风格,依山而建,白墙褐瓦,一律为新建的平房或两层楼宇。它们点缀青山峡谷,给人以清心悦目、和谐及富有朝气之感。中闵园近百户,以山岗为界分两处集中居住。你们看:那楼宇和平房鳞次栉比,商店林立,巷弄相连,民居与庵堂精舍浑成一体。这里似街不是街,是村又似城,以凤凰松广场为中心,家家经商,人人从事旅游业。一吴姓人家年年都写着这样一副对联:“半是乡村半是镇,亦商亦贾亦为农。”这副对联道出了九华山乡民经营致富的发展方向,让人回味。下闵园20多户集中居住下闵园坡谷,依山而建,朝向不一,高楼耸立,平房点缀,整个村庄掩映在丛林竹海之间,生机蓬勃。目前九华镇正在兴修中闵园至下闵园的生态观光电瓶车道,长员援4公里,路基宽猿援4米,水泥路面宽2援4米,中有两个会车道,已备源部电瓶车,每部15座,时速20公里。这为开辟下闵园得天独厚的度假资源,建立高品味休闲度假区,创造了便利条件。届时这里的居民,家家都是家庭旅馆和农户疗养院。
闵园尼庵闵园有20多座尼庵,尼众集中,建筑特色鲜明。小型尼庵仅一、二进,单门独:、庙舍合一,中为佛堂,两厢是居室。中等规模的一般为两进厅堂式楼宇,中设天井,内落水,有的加大一些深度和高度,风格不变。这些尼庵一律白墙褐瓦、小外窗、马头墙,寓佛殿、居室于一体,生活十分方便。尼庵一般都置:落,内有花房或菜畦,绿荫环抱,环境清幽。闵园尼庵为九华山皖南民居式寺庙建筑的代表,建筑特色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白墙褐瓦、马头墙,天井院落杂回廊。地板楼板隔墙板,正厅供佛居两厢。”每座尼庵一般为师徒两人,早、晚诵经礼佛,间或种菜、摘茶,一心护佛,生活恬适。下面我们去参观几处代表性尼庵。
香山茅蓬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东南,民房三开间。殿内供释迦牟尼玉佛员尊。院墙内外有药草、奇花,院内两颗古牡丹,枝繁叶茂,每年开花达数百朵,尤为名贵。
九华山莲花峰导游词4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下面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我们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我们安徽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
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
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现代诗人肖草《游九华山登天台》诗:“几换坐骑见天台?俯看芙蓉始峤来;舟渡云海捎客去,路断空山随鹤回”,给予九华山天台峰风貌高度的概括。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风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78座,佛像6000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九华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祗园寺的大殿。祗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最大的了。也是唯一的一座丛林寺院,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藏经楼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呢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宝殿琉璃碧瓦,飞檐翘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庙的前院墙上有一条石刻“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十分醒目,大家来猜猜看这是做什么用的啊?
呵呵,既然大家猜不出来那我就公布谜底啦,这个呢是我们祗园寺独有的,是用来辟邪镇妖的,大家记住了吗?好,现在我们游览下一个景点。
九华山莲花峰导游词5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的位置是位于芙蓉峰下海拔600米的九华街,这里是全山的接待中心,沿着街道向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九华山的开山主寺_化城寺,据佛经中记载:一次释加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走了很远,小徒饥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这时佛祖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徒弟立马就来了精神。其实所谓化城就是佛祖点化而来的。
还有,在进寺之前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在走进寺庙的时候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二是不要在里面大声喧哗或将红尘中的玩笑话带入庙中,三是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僧人的法器。好,我们走进化城寺。化城寺………………
接着就到了肉身宝殿,请大家看一下扁额上的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体部位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
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乔觉的肉身,唐元贞十年,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75年后99岁圆寂,3年后开缸,其遗体绵软,颜面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中所示,乃菩萨应世,遂尊为地藏王菩萨。
走进肉身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相信有大愿菩萨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运常伴。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好了,各们朋友,短暂的九华山之旅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希望大家心愿达成来九华山还原时,我还能为大家服务。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莲花佛国,你不该只看到池州的这一面
莲花佛国
“走,我们去 池州 玩!”
“去 九华山 啊?”
每每说要去 池州 玩,身边就有朋友直接会想到 九华山 。无疑, 九华山 是 池州 最王牌的景区,有着许多傲人的口号:“ 安徽 三 大名 山”之 一,“ 中国 佛教四 大名 山”之一……传说这里是地藏 菩萨 的道场,因为有山峰形似莲花,且莲花在佛教文化中有着圣洁、纯净、高尚的象征, 九华 山 也被人亲切的称为“莲花佛国”。
但是来 池州 旅游,你不该只看到 九华山 这一个地方,这座城市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它位于 安徽 省南部,与 黄山 市, 江 西 省 九江 市等地毗邻。早在公元621年就已经设州置府,迄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岳飞等都曾驻足 池 州 ,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 池州 还有“ 中国 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 青阳 腔和 东至 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 流长的佛文化、茶文化。现在的 池州 也十 分宜 居,人口不算太多,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有“天然大氧吧”之称。下辖贵池区、 东至 县、 青 阳 县、 石台 县一区三县。
所以这次来到 池州 旅游,我不光去到了位于 青阳 县的“莲花佛国” 九华山 ,还去了 青阳 县以及贵池区的一些其他景区和网红打卡点。它们分别是 青阳 县的莲峰云海以及贵池区的润思茶厂、九华天池、大王洞、杏花村、平天湖、 秀山 门博物馆,用时4天,出行方式自驾!
总体来说行程轻松,一部分景区是围绕 九华山 打造的支线景点,还有一些体验了 池州 优美的风景和独特的人文,下面我就按照景区来分章节的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次行程的实拍图片和游玩感受吧!
九华山:人文与风景并存毫无疑问, 九华山 还是 池州 旅游必打卡的!主要去到了景区的两个部分,以宗教人文为特色的九华天街以及自然风光优质的花台景区。九华天街是指在 九华山 高山上的街市,一般来说名山大川上有合适的地形条件和足够多的人就会出现所谓的天街。 比如 山东 泰山 , 江西 庐山 ,都有天街,甚至 庐山 上还有一座乡镇。而 九华山 的天街和他们又有本质的区别。
在 九华山 上为什么会出现一条天街呢?首先它的地形条件很合适,这条天街呈缓缓上坡,两旁街道商铺林立。再有这条“天街”的香客是真的多,因为在天街的 两旁分布着化城寺、月身宝殿、长生庵等宗教相关的场所,所以九华天街的宗教气息是别处说不容易见到的。
九华天街也是游客可以自行开车到达 九华山 最高的位置,海拔约640米,所以山上本来就紧俏的停车位常常会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所以说代客泊车和讲解、 餐饮一样成了这里商家的标准性服务。在九华天街停车,景区收费是15元/辆,没有时间限制,但首先你要找的到车位才行。
九华天街逛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商铺除了餐饮,最多的就是跟宗教相关的祈福用品,由于我对宗教的了解不多,所以把重心放在了整条天街的人文风景上。在化城寺 的前面有一座小广场,这里也是天街上人最多的地方。化城寺的地理位置很好,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领岭,四面环绕如城,为四进院落式建筑。也正是因为这样种种的条件,在天气好的时候,九华天街常常会出现云雾缭绕的场景,让这里显得更具神秘色彩。
我想即便你和我一样不是很懂宗教,也一样会喜欢人文丰富、风景还不错的九华天街的。如果想要更大气的风景,那就是我接下来去到的花台景区了。花台景区可以 从花台入口乘索道上山,我发现大部分来这里的游客都是奔着烧香拜佛来的,花台的游客明显感觉要少,但来到花台你就会感觉到这座山明明也是可以靠“颜值”吃 饭的。
九华山 的海拔高达1342米,为 皖南 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游客从视觉的直观上就可以看到许多巨大无比的花岗岩石裸露在外面,十分有气势!根据形态的不同,游客也可以想象出不同的场景。
花台在 天台 峰北,因盛产山花而得名,是1986年新开发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游览区。花台虽高,但是如今景区修有一条长约1.3km的高空游步道供游客 行走,再加上刚刚乘坐的索道,可以省去枯燥疲劳的登山时间,我觉得不但感觉不到累,一路上怪石嶙峋、佳木葱茏,还是眼睛的高级享受。
大家应该也从照片上看到了,这次来 九华山 刚好赶上了阴雨。如果是特定的好天气,花台如此高的海拔肯定不乏云海、佛光等自然天象。遗憾归遗憾,还有值得 一提的是在花台的高空游步道上还可以远眺一些特色建筑,不也不太清楚那是哪里,但是云里雾里的如同仙境。这可能也是 九华山 鲜明的特色之一,人文中有风 景,风景中也不缺人文,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莲峰云海:九华山“隐秘的角落”“莲花佛国”的莲花峰在 哪,这就要说一下另外一座景区——莲峰云海了。它位于 九华山 的后山。莲花峰这个名字和 黄山 第一高峰名字一样,而且 九华山 的莲花峰同样也有着较 高的海拔,最高峰海拔1042米。但不同的是 九华山 的莲花峰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组成,统称莲花峰。如果能从高处俯瞰,或者无人机有足够高的高度航 拍,宛如一朵莲花盛开。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去登山攀峰了?不是这样的,莲花峰山陡谷深,一般游客是很难登上去的。这里常年云雾环绕甚是壮观,因此 九华山 古十景之一就有“莲峰 云海”这么一说,如今游客只要在山脚下的莲峰云海景区就可以观赏到这一胜景。
云海是一种自然现象,可遇不可求,莲峰云海景区这里可见云海的概率和观景的角度都是最好的,但比较遗憾的是我来的时候天气情况一般,云雾是有,但并没有那种观赏性最佳的矮脚雾。
好在莲峰云海景区的可玩性很强,体验十分丰富。景区内倚山而建了民俗博物馆、酒店等配套设置。整体采用就势造景,园即是山,山即是园,既可以了解一些当地的民俗知识,又能体验垂钓、徒步这些休闲项目。
总而言之,莲峰云海景区十分适合喜欢小众、探奇以及休闲游的游客。
润思茶厂:82年的红茶了解一下旅行中总会有些小插曲,因为来的第一天就下了挺大的雨,所以室外的自然景区不方便去,于是当地的朋友推荐去了一家老茶厂。前面有提过, 池州 有着悠久的 茶文化,这座老茶厂建于建国初期,现在仍在投入运营,而且老厂房还能在旅游业上发挥余热也是十分不错的。
这座茶厂叫做润思茶厂,这里的老厂房建于1950年,于1953年左右投入生产,当年专做 祁门 红茶的加工出工,远销英伦和 俄罗斯 ,是当时 英 国 王室最爱的皇家祁红。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老茶厂也转型 成功 ,就是现在的样子。这其中的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反正现在留下的建筑遗产成了 池州 市 级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一个老车间是罕见的“锯齿型”建筑,如下图!它的顶部采光和通风无疑是为了制茶、贮茶来设计修建的,这种锯齿型屋顶在这里共有六个,车间内部完全由 56根空心廊柱支撑,形成了无隔断墙的柱网空间,顶部天窗一律向北,不受阳光直射,完全符合茶叶阴凉的储存环境。据说这种建筑风格是受前苏联工业建筑风格 影响,简洁朴素又经济合理。
走进这间老厂房,陈年的红茶香味扑面而来,它们都是渗透在这一砖一瓦的气味,根本无法散去。这里的机械看起来颇为陈旧,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转动,相信现在也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来代替它们。
仓库里的这些老机械看起来颇具沧桑感,拍照看来独具特色。除了这些老机械,这里还有很多保留下来的陈茶,上面还写有年代,看我找到了一袋82年的 祁 门 红茶,它肯定没有82年的红酒值钱,但比82年的雪碧还是香了很多的吧?哈哈。也正是这样的环境,如今让这个老茶厂成了一处网红打卡点,我们也在这里 拍了一组照片,发到网上还真的有不少人点赞。
82年的红茶是不能喝啦!但老厂房的给我的冲击力还是蛮大的,是这次 池州 之旅的不期而遇,也是意外惊喜。大家还知不知道有哪些这样怀旧的好地方,真的想通通去打卡呀!
九华天池:矮人部落欢迎你“仁者 乐山 ,智者乐水”,不知道你出门旅游是喜欢亲山还是近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山水景观都喜爱!所以去过了 九华山 ,听说附近还有一座九华天池,于是就看完山景就直奔那里,感受不同的九华美景。
九华山 天池是一个独立的景区,和 九华山 风景区也并不在一起,大约相距20km左右。在行政区域上,九华天池已经位于贵池区。天池的形成,跟自然和人 为都有关系,这片地区是典型花岗岩地质地貌,因其山体受地质运动形成峡谷盆地,然后又在1958年为了农业灌溉将原天池筑坝成湖,从而形成了如今的九华天 池。
有一说一, 九华山 天池的知名度在国内肯定不如 新疆 的 天山 天池、 内蒙古 的 阿尔山 天池以及 吉林 长白山 天池这些。但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 九华山 名气太大有关,使得周边景区的关注点都被吸引了过去,自我感觉这座景区有很值得打卡的地方!
九华天池的景观大致可以分为冰川石谷、天池和矮人部落三大块,自然奇观和当地人文并存。冰川石谷是这古老的第四纪冰川遗址,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这里的石头是 真的大!而且大石块的表面光滑浑圆。景区还依托这些大石块打造了一个“巨石阵”,年轻的游客可以走进去探索这个天然的迷宫。因为前一天有些下雨怕里面有积水,我就乖乖走了木制栈道和石板阶梯。
走完冰川石谷就可以看到景区的一处大瀑布,这里也算是九华天池的标志性景观,在这拍上一张游客照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景区还在周边打造除了玻璃滑道、飞索之类的游玩项目。
再往上走就终于看到天池的真容了,天池的水域面积广阔,站在堤坝的码头上根本望不到头……眺望远处会有一处形似莲花的山峰映入眼帘,这也是另外一种对 九华山 “莲花佛国”的诠释。
从天池的码头可以乘坐游船前往盘龙岛猎奇神秘的越人后裔“矮人部落”。当游船即将抵达盘龙岛时,看守“寨门”的小矮人就会击鼓欢迎,来到岛上以后可以看到 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带来的特色表演。特别喜欢他们舞台上的一句话:“矮人志气高、人矮技术强”,这种自信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从盘龙岛返回到景区码头,再步行到景交车上车点就可以直接回到景区门口了,不用走回头路。综上所述,这处九华天池拥有极佳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色彩。绝对是来 九华山 旅游,一座值得打卡的支线景区。
大王洞:3.5km的溶洞敢挑战吗山多的地方可能就会有溶洞,天然的溶洞也是我爱去的旅游目的地,因为溶洞里面冬暖夏凉,且充满了奇趣。早就听说 池州 贵池区有座大王洞景区,溶洞长度长达3.5km,怎么能错过它?
大王洞古称“穿山洞”,坐落在 池州 牌楼镇大山、穿山境内,从市区自驾过来一路上的田园风光也是吸引了我,到了景区后就先航拍了一下,这么好的环境如果让我在这住几天,我也是乐意的。
航拍完毕,准备进洞!却发现去到大王洞的洞口并没有这么简单。整座景区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王洞索道,它是一条较为平缓的索道,落差并不是很大,而 且是那种传统的“镂空式”索道,也就是说人是暴露在外面的,有一个保护的栏杆,观景极佳。整条索道的用时大约在20分钟,如果是沿着崎岖的山路开上去要得 一两个小时,所以乘坐索道既能饱览乡村田园风光,又能节约时间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下了大王洞索道,就来到了景区的第二个部分,大王洞峡谷,这条峡谷也差不多要步行约2km,一路上山清水秀、古木参天。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高52米、宽 64米,深73米的天桥奇观,古今诗人都为它留有墨宝。从照片看这座“天桥”貌似不大,但你仔细看,和桥下的游客对比下,就能明白我当时的心情,是震撼无 比的。
另外在峡谷里还有几条瀑布也让我驻足脚步,没想到我是来看溶洞的居然还有如此具有观赏性的峡谷瀑布可以拍,出来的效果高过了我的预期,真是个宝藏景区呀!
好了,走过大王洞大峡谷,终于可以进入大王洞了,一直沿着溶洞穿越过去就会到达景区的停车场,也就是我们上索道的地方,所以说这一整条游览线路是不走回头 路的。大王洞常年恒温在18度左右,所以进入以后体感十分舒适,洞内奇 石林 立,由凤殿、龙宫、仙园、瑶池、银河五大部分组成。
大王洞里怪石嶙峋、千奇百怪,灯光打的也非常漂亮,至于景区规划出来的看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王洞里有一条暗河,水流看起来也是很 急的,到了中部宽敞的区域,居然还可以乘坐类似漂流用的漂流艇出去,真的是别有洞天,很高级了,也难怪大王洞有“华东第一洞”之称。
总体游玩下来的感受是:大王洞景区体验感是十分丰富的,还有诸如瀑布、暗河这样的小惊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杏花村:牧童指的村子很野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必大家对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里的这一句都有印象,就连我这个学渣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上学的时候不会多想,而 现在爱上旅游以后总是想要探寻古诗中的目的地,这次来 池州 ,肯定要来真实存的杏花村看一看,他的旧址位于秋浦河畔,如今这里建好了一座观光景区。
秋浦河也一条被称为“流淌着诗”的河流,其中李白就为它留下过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和杏花村的渊源还是要从它在 池州 做官来说,它曾经在 池州 任刺史两 年,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的事情。政事之余,便游山玩水留了下诸如开头诗句那样的文化财富。在如今的杏花村景区内修建了一座牧之楼,就是对杜牧的纪念,我在 里面深入的了解到了杜牧的生平,以及它与 池州 的点点滴滴。
除了对杜牧的纪念,如今杏花村景区内还有民俗体验区、田园观光区和山水度假区等多块区域。是一处仿古寻踪,感受田园农耕之乐的绝佳之处。在我看来杏花村景 区是非常“良心”的,因为景区规划的面积非常大,但是并不对游客收取大门票,可以自由出入参观。小景点还有诸如唐茶村落、梅洲晓雪、窥园、乐耕园等等。其 中只有 梅州 晓雪是单独收取门票的,还有景区交通也是需要另外付费,这些游客都是可以自由选择,并不是必要消费。
因为景区实在太大, 所以我也找了一个好位置航拍了一下。这秋浦河畔的杏花村果然一派田园风光,古朴式的乡村风韵兼具了市井的诗酒风情。杏花村的可玩性很强,根据自己的出游节 奏,建议游玩时间半天到1天,如果想在这里多体验一下慢节奏的田园风光,多住上几日也是极好的。
历史的长河里总会给我们留下一些争议,看到很多游客会问:这里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杏花村,有什么依据吗?首先,依据就是杜牧曾在 池州 当了两年官,再有就 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杏花村人朗遂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是当时全国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所以杏花村也有“天下第一村”之说。这些都是对杏花村 在 池州 有力的佐证,在景区的文创店内可以买到《杏花村志》这本书以及各种文创周边。
平天湖:岳飞在此练过兵浙江 杭州 的 西湖名扬天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也为西湖留下了许多的经典文墨,汇聚了 杭州 的美景和人文。在 池州 我发现有一座湖和 杭州 西湖很像,因为它也是集 山、水、湿地于一体,自然景色优美,人文积淀深厚。我就擅自把它比作 池州 人的“西湖”吧!只不过它位于 池州 市东郊,面积有西湖的1.5倍之大,就 是平天湖。
平天湖是齐山-平天湖风景区的一部分,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毕竟这么大的湖想拦也是拦不住的。景区南连九华圣地,西接秋浦河,与 池州 古城、杏花村风景区鼎足相望。游客也可以把这里看成是 池州 市或者贵池区的一个缩影,也是 池州 地名“山水在城中”的最好诠释。
这次来平天湖是奔着这里的落日来的,可惜当天的天气所限并没能拍到,于是就把车随缘开到了景区其中一个停车场航拍了一下。平天湖的水域面积真的很大,即便无人机飞到了最高的500米也无法一览全貌,倒是发现湖边有许多的小岛。倒不是像 千岛湖 一样丰富,但也显得并不单调。很多岛之间还修了路连着。
平天湖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所在的地方游客很少,偶有一些跑步的市民路过。后来我们开车回市区的时候,发现平台湖的 西北 角游客较多,湖上还建有游艇码 头、咖啡吧、音乐小广场、亲水沙滩及观湖亭等,使得平台湖的游玩显得格外丰富。
根据史书记载,南宋名将岳飞为渡江抗金还曾驻兵齐山,练水师于平天湖。航拍的照片也不难看出这里的确是一处练兵的好地方。平天湖汇聚了贵池区的风光和人文,如果来 池州 旅游在贵池区落脚,这里还是非常值得来看一看的。
秀山门博物馆:地域文化我承包了池州 市在省内并不算一座很大的城市,但其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如今的 池州 有一座古城门叫做 秀山 门,不过 是在2003年复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 池州 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展示 池州 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很特别的是 秀山 门不仅仅是一处复建的城 门,它还是一处极具地域文化色彩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就叫做 秀山 门博物馆,它区别于 池州 市博物馆,是一家私营的博物馆,门票门市价88元/人,亲子票、家庭票以及网络票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进入博物馆以后根据导览就可以按照顺序参观了,博物馆有三层展馆,个人建议游玩时间在2到3小时即可看的非常仔细。
秀山 门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 池州 的地域文化,给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展馆里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因为 池州 与古 徽州 地区相邻,所以在“三雕”这样 的民间装饰上十分相似。就拿木雕来说吧,我觉得 秀山 门博物馆里收藏的木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雕刻内容不拘一格。在制作工艺上有的作品因为年代久远稍有 损坏,有的位于房梁之上不能近距离品鉴,而且我也不是相关专业人士就不做评判了。
池州 民间特色的傩(nuó)戏在博物馆里也有展示,这种民间娱神舞蹈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 的礼仪祀典。 池州 傩戏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物馆里还藏有一些名人字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等展品,以及少量闽南等地的民俗物件,算是很好的反映出一个年代的老百姓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等诸多方 面。据说 秀山 门博物馆内馆藏文物4000多件,其中二级文物11件。对民间民俗、地域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我想这里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本游记著作权归@胡恩泰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