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

人气:397 ℃/2023-02-28 21:44:26

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1、首先可以做一个自我介绍,再表达对游客的欢迎。2、然后根据规划好的旅游路线,向游客介绍丽水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独特风光、历史文化等。3、最后嘱咐一下游客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以及表达美好祝愿即可。

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1

灵山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城郊,瓯江支流好溪下游的灵山风景区,8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灵山寺建在半山处,背靠灵山,面向瓯江,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灵山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多次修缮或改名。据《明一统志》记载:灵山寺,为五代时建,旧名灵鹫。清道光版《丽水县志》称:灵鹫寺,始建之年无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1177)碑。现据相关史料考证,它始建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即汉光初三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因大火焚毁,唐朝贞观六年(633)重建灵鹫寺,定名为灵鹫禅寺。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僧人,剡州丹城人祝生修缮了寺宇并新建观音堂,将灵鹫禅寺改为祝生寺。祝生,剡州丹城人,事得我国南朝的名僧僧佑,勤业兵法,精于儒学。南唐升元中得举人,官婺州节度使,不从委压之旨,逃隐处州灵鹫禅寺,曾遭到御林军不断的追捕,十分危及之时,-剃染出家,才得生安宁。后逐渐趋持平静,就勤学三论,从中悟出佛理,顿生禅心,并乐意将传经送佛作为自己的事业。建隆二年(961),被众僧贺举为寺主,淳化三年(992)圆寂,年寿七十三。

灵山,亦名马头山,原名灵鹫山,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区约十公里。山不高,海拔约191米,青山环抱,层峦叠翠,山色幽致,好溪之水环其前。清道光《丽水县志》记载“灵鹫山,在县东二十里,与鹁鸪山相对,好溪环其前,层崿峙云,重阴被水,霜旦晴初,尤极幽致。中有灵鹫禅院。宋绍圣中,郡守刘泾建溪雨亭其上,山南有元祝梅所墓碑”。这里交通便利,330国道二线从灵山南北山麓夹绕,城区8路公交车可直达。

灵山南侧山麓的现为莲都区岩泉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堰头村,有我市著名的始建于唐代的好溪堰,村因处于好溪堰的源头而得名。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括州刺史山东临淄人段成式主持创建了好溪堰。好溪原名为恶溪,人们为纪念造福于民的段成式,将恶溪改称为好溪,并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灵山东南隅建有一段公亭,就是为纪念唐宣宗大中年间处州刺史段成式而建。

明万历间,诗人曾友颜(祖籍生平不详)用诗《灵鹫山八景》赞美了灵鹫山的优美景色,八景分别是溪雨亭、留云坞、落泉渠、半月池、突星岗、九曲岭、五方坪、红鞋岩。溪雨亭,是北宋处州太守刘泾在灵鹫山所建,留有诗词一首。刘泾,字巨济,号前溪,简州安阳(属四川)人,北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绍圣三年(1096)任处州太守。

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2

丽水缙云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地区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

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当时有刺史苗奉倩上报玄宗。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自写下“仙都”二字。仙都盛名由此传到今天。

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荡奇峰怪石之神韵。仙都山,古称“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仙都道教兴盛,佛教发达,景区内建有黄帝祠宇(玉虚宫)、黄龙寺、栖真寺、妙庭观、缙云堂、南宫寺、乌伤侯庙、独峰书院等人文古建筑,其中“黄帝祠宇”规模最大,是炎黄子孙祭祀朝拜中华民族始祖的圣地。

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3

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

由于仙都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非鬼斧神工难以办到,历其景者当疑入武陵之源,历代于此筑舍,隐居读书,问仙求道者不乏其人,文人墨客多为仙都诸景吟诗作赋或刻于石或载于典,古迹满目,尤为景物增色不少。

4月-6月是最佳旅游季节。仙都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景色优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画,加之摩崖石刻众多,各种书法琳琅满目,可以来此写生,收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已被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夏季这里山青水秀,且是好溪漂流的最好时节,可尽享山中乐趣。

此外,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仙都都将举办旅游文化节。公祭轩辕黄帝、登山竞技、攀岩比赛、飞渡表演、民间文艺表演等热闹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宁静,另有一番风味。

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4

南明山位于丽水市城南2公里处,1985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以人文景观著称,以摩崖石刻和山林寺庙为特色,以观光、休闲为主,是兼具城市公园功能的山水文化分区。采用“四片一轴”的布局结构,“四片”即南明山分区中的四大景区,由东至西分别是:仁寿寺景区、锦绣谷景区、观音岩景区、官岩景区;“一轴”即以大梁渠为骨架,串联以上各景区的流域轴线。

南明山开发年代始于东晋,至唐代出现寺宇,园林建筑,宋元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游人纷至沓来,其鼎盛之势延绵不绝,传为晋代葛洪修道之处。今山顶云阁崖刻有“灵崇”两大字,传为葛洪所书。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山与城之间有碧波涟漪的瓯江穿流而过。隔江相望,名流题咏,丘壑生辉。对于这样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诗写照:“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

南明山摩崖石刻群于196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丽水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山中有寺庙、楼台亭阁、摩崖石刻、石碑、石梁、山林、洞穴、瀑布、水流、池塘等自然景观。山上的云崖阁,高阳洞和石梁的梁壁上还留有东晋,宋,元,明,清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71处。题刻尤以摩崖石刻闻名,共7处,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珍贵。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

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南明山从原来的城郊之山成为城中之山,城市的绿心。因此,它既是一个风景名胜区,也是一个城市公园,成为丽水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丽水名胜古迹导游词5

各位团友,大家好。

保国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费市灵山山腰幽谷中,相传东汉光武帝时骠骑将军张意的儿子中书郎张齐芳弃官隐居于此。东汉时山上原有寺叫“灵山寺”,也叫“骠骑将军庙”,唐会昌五年寺宇被毁,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僖宗李儇赐“保国寺”匾额,此后改名为保国寺。

大雄宝殿建筑风格特异,巧夺天工,是保国寺建筑之精华。大雄宝殿是寺内主建筑,重檐歇山式,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其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成纵向长方形。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裼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

保国寺作为浙东名刹,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也是欣赏自然胜景之地。

交通:保国寺离市区仅15公里,乘332路公交车可直达。

详细资料:

保国寺历史悠久,据传东汉建武年间,有骠骑将军张意与其子中书郎张齐芳爱这里山清水佳,隐居于此。佛教传入,舍宅为寺。因在灵山上,初名灵山寺。唐会昌五年(845)灭佛,寺毁。唐广明元年(880)重建,改名保国寺。保国寺并不是以其宗教寺庙闻名于世,而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年前就以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保国寺的精华——大雄宝殿或称无梁殿,它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增建了四周重檐,成为重檐歇山顶形式。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山西名胜古迹导游词

「寻踪探幽」夏县|古今堆云洞

■王 麟

千年道观 历久弥新

曲折盘旋步步升,青云足下会飞腾。

回首试看行位处,已离琼楼十二层。

——《夏县志》

堆云洞是一座道观,初建于元代,重修扩建于明、清。观址位于夏县水头镇上牛村北洞沟土冈之巅,隐匿于黄土沟壑之间,两侧沟壑近百米深,有蛇虎、石健两涧环绕。堆云洞久为道家所居,明清时期不断增筑扩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套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层叠构筑的建筑奇观,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被誉为“放大的盆景和浓缩的仙境”。寺内建筑多从诸洞穿越而登高,据说雨后冈上云从洞出,缭绕萦回,洞门云积雾漫,故名堆云。

洞门前两棵参天皂角树挺拔耸立。入得园门,进砂洞,穿院过亭,一步一层洞天,拾级而上直至顶峰。置身于此,可北览稷峰,南望中条,清明秀丽之景尽收眼底,周边的村庄田野、铁道公路一览无遗。堆云洞建筑形制特殊,没有雄伟的大殿,也没有高大富丽的彩塑神像,而是既分散又完整,既是平房小舍,又有云萦仙洞,整个寺院显得灵巧、秀美,状似西藏的布达拉宫,只是规模较其小了一些。整个寺庙从下至上大小院落12处,高低房屋80余间。除大门、二门、道院等几处为平面外,其余的房舍均依土冈为基,据形修筑。每个小院在艺术连贯的建筑方面,都十分精巧,每一建筑都有它的独特风貌。整个建筑从一层直到顶峰,高20余米,筑台110余阶,上下行走虽不笔直畅通,但曲折迂回十分有趣。游览堆云洞的游客,无不赞叹其修造艺术和布局设计之精美。北极台、笔峰、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牛王、马王、药王)、白衣大士祠等主要建筑,配以廊庑、厢房、道院,形成一组殿阁亭院相连而又十分壮观的道观建筑群。观内二院有高2米的线刻石雕《堆云洞全图》,描绘了兴盛时期的洞景。另有几通明、清碑刻,简述了堆云洞古建筑的来历和重修经过,令人叹为观止,联想多多。

清朝末年,堆云洞几经战乱,多处被毁,洞中道人远遁,香火渐渐稀疏。1922年年初,革命先驱嘉康杰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拒绝了阎锡山高官厚禄收买。回到故乡夏县,他看到堆云洞建筑奇特,格外恬静,便和几位同仁志士将其整饰一新,办起了平民中学,并亲自在道院门前栽了一棵合欢树,表明了要为革命培养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堆云洞 资料图

为求真理现,马列信徒藏。

平民学校建,火种播四方。

——王景林

堆云洞地处幽僻,设计巧妙,有利于革命活动,是河东革命遗址之一。1922年至1926年,河东革命先烈之一的嘉康杰同志曾在此创办平民中学,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春,晋南掀起了革命高潮,中共河东特别支部委员会应运在堆云洞成立,并领导和组织河东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但是,很快山西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1929年1月,汪铭同志在上海接受党的指示,带着“六大”文件返回太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着手恢复山西党组织工作。遵照中央指示,汪铭同志首先恢复了太原党支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太原市委,接着,以顺直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巡视河东。6月2日,汪铭在夏县找到嘉康杰同志,了解河东党组织的状况。6月7日,党的会议在夏县堆云洞召开,当时到会的只有嘉康杰、范希蠡、金长庚、张笠青、南玉山等六位党员。会上,汪铭传达了中央的指示精神,大家总结和研究了党的工作,分析讨论了当前的政治形势,最后改组河东特委为河东特支,选举产生了河东特支干事会,仍由范希蠡任书记,新选了张笠青任组织委员,金长庚任宣传委员,南玉山任军事委员兼军委书记。至此,堆云洞作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至今仍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这次会议,尽管嘉康杰没有担任河东党的领导职务,但他对会议的召开起了重要作用,且将新生力量张笠青、金长庚、南玉山推荐到了党的领导岗位。会后,康杰又陪同汪铭按照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和会议制定的工作计划,深入河东各县,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特支改组不久,范希蠡同志在安邑被捕,河东党组织的领导重担实际上落在了嘉康杰的肩上。

堆云洞会议后,嘉康杰陪同汪铭同志先后到运城盐池、绛州纱厂、安邑、北相镇、临晋、吴王渡等地的国民党驻军中,找到我党的一些老党员,恢复了一部分停顿了的党组织,发展了一些新党员。7月中旬,汪铭同志由河东回到太原,因叛徒告密被捕。从此,河东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嘉康杰同志肩负重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根据周恩来同志指示信精神,舍生忘死,奔走于河东各地,重建和发展党的组织,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康杰(1890-1939),又名寄尘,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早年曾两次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和“五四”爱国运动。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刘少奇称赞其为河东“群众领袖”。1939年11月18日,在返回中条地委驻地途中,嘉康杰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不幸牺牲,时年49岁。1952年5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嘉康杰,将解放战争中创建的太岳五中更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同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军人牺牲家属纪念证上题词:“嘉康杰同志在革命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教书育人 成就凸显

人才云递雨,造就赖嘉翁。

景盛时多代,何隳在靖平。

——郑凡士

1922年端午节过后,嘉康杰怀着一颗炽热的心,立志办一所中学。创办一所中学谈何容易?筹集资金、选择校址、聘请教员、订购教材等都是颇费心思的事。但是,主意既定,他便着手筹建,校址就选在夏县堆云洞古道观里。恰巧,有一位姓蔡的朋友慷慨解囊,拿出100元现大洋资助办学,康杰便用这笔款购置桌椅板凳、教具教材。随之,起草了招生简章,四处张贴,校名曰“平民中学”,将这里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招收了北方九省学生一千两百余人,这些学生其后大都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坚力量。运城的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生活战斗过,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堆云洞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实为不过。顾名思义,平民者,非达官显贵人也!招

收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子弟,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进步爱国知识分子极力提倡兴办的一件新鲜事。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北京《晨报》上发表《劳动与教育问题》,大力呼吁多设劳工补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动者也有机会去读书、看报,补习技能和修养精神;邓中夏发起“平民教育演讲团”,通过演讲和出版刊物等形式,在城乡开展平民教育活动,以“增******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持教育救国论的知识分子们认为:“不先有平民教育,哪能有平民政治?!”全国20余省多数办起了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和平民问事处,还编写了《平民千字课》课本,作为平民学校读本。嘉康杰邀请辛亥革命元老、留日学生景梅九先生为名誉校长,请尉之嘉、徐亚桑、崔斗辰、张吉臣、关绳武、雷江浦、吴仲六等进步人士先后担任该校教员。

他本人亲自给学生们讲授历史。他不是一般地讲述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而是着重讲封建统治者是怎样残酷地剥削农民,历代农民起义成败的原因以及改革家们的思想,启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反叛封建统治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和群众观念。“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三年洋学生,不认爹和娘”,这是对剥削阶级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真实写照。嘉康杰培养的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他在创办平民中学之初,就亲笔写下了“劳工神圣”的牌匾,悬挂在教室里以示训诫。他带领学生垦殖道观周围80余亩土地,收获粮食30余担,解决了学生伙食补贴和办学经费的困难。

1925年,阎锡山恐平民中学的“赤色宣传”危及他的统治地位,便查封了该校,并逮捕了嘉康杰。我党千方百计将其营救出狱,1927年嘉康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堆云洞与敌斗智斗勇的故事,当时广为流传。三孔一门两窗的窑洞叫三拐窑,里面都是相互连通的,当年嘉康杰就是在此窑洞里秘密印发文件和传单。院中有一口普通的水井,里面却暗藏机关,中间开有暗道,它就是嘉康杰与敌人周旋的脱身密道。当年康杰先生留着一把长胡须,手里时常握着一管长烟杆儿,貌似老道。如果迎面碰上搜捕他的敌人,质问嘉康杰在什么地方,他会不慌不忙、漫不经心地用长烟杆随便指一下把敌人骗走,然后自己从地洞中巧妙脱身。

夏县解放后,党和政府在此设立了堆云洞高级小学,周边闻夏两县青少年云集于此。当时,笔者十七八岁的胞兄曾在这里就读;1952年年初,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这所学校,成为一名堆云学子。后因家庭特困无法继续读下去,遂于次年初赴陕西杨凌投亲靠友去读书。由于有着堆云精神的鼓励和支撑,初中毕业后经过半年多时间自学,我于1958年考取山西大学中文系。这些都得益于在堆云洞读书的那一年光荣传统的浸润。

20世纪较长时期,党和政府在堆云洞多次办学,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培养

批人才。除了上述众多名人外,我的同学中就有几名佼佼者。如夏县水头镇张付村郑永喜同学,北大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航空航天工业部某研究所工作,为国家“双航”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升天,就有他的功劳。永喜与我关系密切,每次回家均来我处,甚或在我处过夜,我到了北京也必与其长时间面晤。永喜和堆云老同学毕俊芳在京住地较近,两人多有往来。毕俊芳同学,聪敏活泼,多才多艺,气质高雅,谈吐不凡,先后供职于太原某中学、大学,后因儿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而移居北京。她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她和她的母亲——一位粗通文字的农村女性一起,从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其读书认字,进而教其如何做人做事。毕俊芳一双儿女都很优秀,特别是儿子张亚勤12岁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来成为比尔·盖茨的得力助手。

红色资源 启迪后人

当今旅游大发展,昔日明珠新亮点。

红色基因显魅力,更赖嘉公美名传。

——王麟

各级领导对堆云洞的独特建筑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都十分重视和肯定,经常到此视察和指导工作。198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确定这里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0月,堆云洞又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堆云洞虽也有过寂寞甚至破烂不堪的时候,但自改革开放以后,经过重修美化,她以古老而幽美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山西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除外地人多有到此游览外,运城各县市,特别是市直各单位、各学校不时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在这里唱国歌、瞻圣地,追思先烈、激励后人。

我家距堆云洞仅几公里之遥,小时候读书上学、割草拾柴均在稷王山下的黄土高坡之上。那时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广,花花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自以为堆云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那里的高级小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学府,并以能在此就读为荣。在我结集的八本散文集中,有两册是以“堆云”冠名的,各册中多次忆及堆云洞的美好环境与有关的人和事。我曾利用各种机会反复到堆云洞游览,重温在那里求学时之温馨,欣赏堆云洞奇特之容颜,怀想堆云洞对革命事业贡献的丰功伟绩,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