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水银怎么弄下去

人气:364 ℃/2023-03-29 19:18:42

想要把温度计里面的水银弄下去的话,就要握住温度计的顶端并使它的低端朝上,接着用力将温度计往下甩即可。我们在甩温度计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周围的物体,以免温度计因为碰撞破碎而导致水银泄漏。

怎么把温度计里的水银弄下去

温度计因为结构特殊,所以它在使用完以后内部的水银是不会自动回流的,那么我们平时在使用完温度计以后,应该怎样把它内部的水银弄下去呢?

这个方法其实非常的简单,我们只需要握住温度计的顶端也就是刻度数值最高的那一端,接着让温度计低端朝上并用力将它往下甩,这样就可以将水银甩下去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甩温度计的时候一定尽量要避开周围的物体,以免温度计因为与硬物碰撞而破碎从而导致它内部对人体有害的水银泄漏出来。

一支温度计水银吃下去致命吗

误吞体温计里的水银,会致命吗?

消化道不吸收水银。

来源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D:PKU_3rd_Hospital)

“大夫大夫,快帮我孙子看看!”赵金垣教授诊治完一名患者,刚打开诊室门,呼啦啦涌进一群人,打头的是一位老先生,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叫小明,小明妈妈感冒了,量完体温以后顺手把体温计放在了茶几上,自己靠在沙发上打了个盹儿。醒来后发现体温计碎了,小明误食了水银。

“都怪我,怎么就没把体温计收好呢!大夫,我听说人吃了水银会被毒死的,也不知道小明吃进去了多少,您快救救他吧!”孩子妈妈红着眼圈说。

赵金垣教授看看了一脸懵懂、明显被吓着了的小男孩,和蔼地问:“宝宝,你有什么不舒服吗?”小男孩摇摇头。

消化道不吸收水银,误吞体温计里的水银会致命这个说法总的来说不对。”赵金垣教授对孩子家长说。

北医三院 赵金垣教授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到肛门结束,出入口都是跟外界相通的,我们把它看是外环境;外界的水银从口腔进入,你不要管,它自己又会回到外环境。

为了打消小明家长的顾虑,赵金垣教授给他们举了两个案例。这两个病例病情相同,却因为救治方式不同导致救治效果大相径庭。

1

水银喝到胃肠道的吸收率只有万分之一

有一位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可以接触到水银,就装了大半瓶子回家,结果被他3岁多的孩子看到了。

趁爸爸不在,孩子打开瓶子,闻闻,没什么;尝尝,没什么味儿;再尝尝,还没什么味儿……就这样把一小瓶全喝下去了,总量比一支体温计里的大了不止大上百倍。

水银就是金属汞,我们为什么叫它水银呢?因为它跟水一样能流动、颜色像银子,这是唯一一个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水银喝到胃肠道的吸收率只有万分之一,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吸收的。

住院第一天给孩子拍一张片子,因为金属是不能被X光穿透的,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喝进去的水银都散布在胃里;第二天又拍一张发现水银到小肠里了;第三天到结肠了;第四天孩子开始拉臭……

收集了孩子一个礼拜的大便,用水反复冲洗后把水银又收集起来,还是大半瓶,这个孩子住了10天院,安然无恙地回家了。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到肛门结束,出入口都是跟外界相通的,我们把它看是外环境;外界的水银从口腔进入,你不要管,它自己又会回到外环境。

2

残余水银从血管剖面进入血液,引起中毒症状

几十年前,赵金垣教授碰到过一个案例。一位工人因为工作不顺心,把一罐大约1斤重的水银喝了。

医生建议病人慢慢排泄,但是厂里很积极,坚持要给病人做手术,把水银吸出来。喝水银后大约10小时,病人被推进手术室把胃切开了,结果什么也没找到。这些水银通过胃很快进入肠道,胃的小血管被切开之后,残余的水银又从血管的剖面进入血液,之后随血流进入各个器官组织,引起中毒症状。

这个病人从第四天开始,出现高烧、头痛、烦躁、皮疹、脱发、牙龈肿胀、蛋白尿等一系列典型急性汞中毒症状。

口服水银不能进行手术干预,胃肠道损伤后反会产生严重后果。

当然,如果胃肠道本身就有损伤的患者,误吞了水银也是有一定中毒风险;胃肠道完好的患者,误服水银则相对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水银加热后会气化,吸入水银蒸气则易引起全身中毒,所以水银洒了之后,一定要妥善处理。

3

怎么处理打碎了的体温计呢?

水银对光滑表面的吸附性比较差,所以可以用表面光滑的硬纸板或塑料板,把散落的水银珠刮在一起,聚成一个大珠子,然后把收集在玻璃瓶里密封起来,交到疾控中心或者有关实验室。

图片来源:抖音

不建议用水冲到下水道里,因为这样会污染环境。

水银很容易吸附到织物表面,因此需要将污染房间内的衣物在阳光下晾晒,让水银充分揮散掉;同时还应加强居室通风。

由于体温计内的水银量很小,总量并不多,在进行上述处理后两三天基本就扩散干净了。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