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三位航天员,是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如果是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三位航天员,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神舟十二号于2021年6月17日发射,神舟十三号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
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轨驻留3个月后,于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返回地球。
神州十二号是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在上面开展了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北京时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并和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远征星辰大海,神十三三名航天员到家啦!欢迎英雄重返地球
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
文|萝卜
编|字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州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
就在刚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报告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在过去的180余天里,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经历了过年、授课,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为我们上演了“宇宙级浪漫”“世界级惊艳”。
引言: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为人类和平与福祉探索宇宙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一次次飞天壮举,创造出一个个飞天奇迹,他们就是中国的航天员们。
神舟十三号返航之后,不禁有人好奇,执行太空任务的“三人组”都经历了什么“大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2021年的10月16日,中国的三位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被祖国授命出征太空,在全世界人民热切的目光下,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
穿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出舱:2021年的11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王亚平成为了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来自外太空的“天宫课堂”: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担任的“太空教师”,分别两次连线地球为青少年授课,科普太空知识和实验互动。
与500学子完成“天地对话”:2022年元旦,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子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2022年1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协同下,手控遥操作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地面的交会对接试验。
春晚送上美好祝福:2022年春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作为“零点钟声”的嘉宾参加央视春晚,"出差三人组”把来自太空的祝福送给祖国。
作为我国目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天宫课堂和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其间还在神舟十二号的基础上完成了二十多项科学实验任务。
航天员乘组在核心舱生活了180天,临”回家之前“他们都会做些什么呢?
01整理“房间”
在回家之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需要把舱内环境尽量恢复原样,如健身器材、实验用品、维修备件等物品,防止飘浮滑落的现象。另外,他们要对剩余的物资进行盘点和归类,以便未来神舟十四号飞船乘组“无缝切换”在轨生活。
02收拾“行李”
航天员乘组需要将这半年“出差”的实验成果,从空间站核心舱“搬运”回到飞船,等待带回地面。
03锻炼身体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长期工作生活下,身体会发生很大变化,比如体液减少,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甚至免疫系统紊乱,为了缓解这些状况,他们回家前还需要进行强化锻炼。等航天员乘组安全落地后,地面专业团队会尽快帮助他们恢复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适应地球生活。
04熟悉流程
重返地球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必须反复熟悉返回过程中的必要操作和应急预案,认真检查飞船,确保各项系统正常工作。
05”关灯锁门“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离开空间站之前,还需要做好电、水、气、通信等方面都临行设置,关闭空间站内各个舱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准备“回家”啦!
这次在神舟十三号圆满完成多项开创性的试验。试验成果丰硕,为后续任务提供了很多经验,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的航天实力。每一项技术的攻关,都饱含科技人员的智慧与汗水,感谢一直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航天人,向征途的“英雄们”致敬!中国人的“飞天梦”在一步步的实现,终有一天我们会向世界证明顶级航天科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