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表面长白色的霉建议最好不要吃了,因为食物霉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能刚开始只是小霉点,但是过了几天就会霉变严重了,所以为了健康着想,最好不要继续吃。火龙果买回来后要是吃不完,可以放到阴暗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短时间内变质。
对于一些喜欢吃水果的人来说,火龙果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食物,很多人都喜欢在路过水果摊子的时候买上一些,但是有时候一不小心买的太多了,一下子吃不完,放置时间过久之后就会发现它表皮长了一层白色的霉。
要是发现火龙果表面长了白色的霉,那么最好不要吃了,因为食物没霉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许最开始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霉点,过了几天之后就会长成毛状,虽然火龙果的皮和果肉是分开的,但是只要外皮长了白霉,为了健康着想,还是不要吃了。
新鲜火龙果非常容易氧化腐败,所以我们买回来之后要是不能及时吃完,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通常火龙果外皮上有一层蜡质保护层,将它放到阴暗干燥的地方,就能够保存一个月之久了。
火龙果花朵凋败且有灰黑色霉层?或是灰霉病危害,防治应对症下药
去年笔者走访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火龙果基地较多所以最近主要写火龙果的病虫害,希望对广大火龙果种植户有所帮助能在今年的种植过程中将病虫害防控的较好,从而实现火龙果的保产甚至实现增收。前几篇笔者主要介绍了火龙果的一些常见病害如炭疽病、黑斑病等,这些病害在火龙果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均可发生,而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是主要危害火龙果花蕾的病害即火龙果灰霉病。
如下图所示,这是笔者之前在云南勐腊下乡走访时拍摄到灰霉病危害火龙果的田间症状,在火龙果进入花期时如果灰霉病防治不当则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灰霉病的病原菌就会进行大量繁殖然后借助风雨进行火龙果植株间的多次互相传播,之后火龙果的花蕾就会被灰霉病病原菌侵染危害而出现如开水烫过的水渍状病斑同时伴随出现软腐、凋败的现象,田间湿度过大时病斑上就是产生一层灰黑色的霉层,严重发生时还会侵染至果实而出现腐烂的情况,待天气晴朗时病斑会失水变干最终掉落,从而严重影响至火龙果的产量。
在当地为何有的果园火龙果灰霉病发生较严重呢?笔者通过田间走访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火龙果是多年生果树,在连续多年种植火龙果之后田间的病原菌基数会不断地累积,再加上农户对清园工作不重视很多人只是潦草式地将枯枝败叶剪除而已并不是用药进行消毒,从而导致田间的病原菌基数过大而增加田间发病的几率;二是火龙果灰霉病是一种低喜欢温高湿环境的真菌性病害,当田间湿度较大时病原菌就会趁机繁殖和侵染花朵发病,而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很多农户缺乏主动用药预防意识,如果等到下雨或者出现连续阴雨天后才使用药剂进行喷雾,那么就会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期而导致防效变差;三是很多农户的田间管理水平较差,他们没有及时对火龙果植株进行修剪和疏花疏果也没有及时将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这样就会削弱火龙果植株的生长和使田间的通风透气性变差,从而更有利于病原菌的滋生。
那么该如何高效防治火龙果灰霉病呢?1、首先要加强清园工作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残存。在火龙果采收完毕后,果农们应及时做好清园工作,除了要对火龙果进行适当的修剪即将带病虫枝条、交叉重复枝条进行剪除之外,还应将这些剪下的枝条同田间的枯枝病叶和烂果落果及杂草统统清除至田外烧毁,之后再使用99%矿物油乳油200倍 48%吡唑·******硫菌灵悬浮剂3000倍进行喷雾消毒,这样才能有效灭杀田间残存的病原菌。
2、其次要及时摘除带菌的干花以减少二次侵染。在火龙果进入花期后农户如果没有来得及打药则在天气晴朗后应及时将带菌的干花进行摘除并拿到田外进行烧毁,之后再使用高效杀菌剂进行全面的喷雾防治,这样才能减少灰霉病出现二次侵染而出现大爆发的现象。
3、最后要合理使用高效杀菌剂进行防治。对于火龙果灰霉病的化学药剂防治,因为该病害会在田间湿度较大时出现爆发式的发生,再加上阴雨天气不适合打药,所以笔者建议农户们还是以提前用药预防为主,在火龙果进入花期后可以使用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或者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火龙果灰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总而言之,火龙果灰霉病与其他真菌性病害不大相同,该病害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发生较严重此时也是不能打药的时候,所以农户们应加强主动预防意识,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再配合使用高效杀菌剂进行防治,这样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灰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