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怎样识别有毒

人气:347 ℃/2023-04-15 20:33:41

辨别野蘑菇是否有毒可以查看蘑菇的生长环境,一般无毒的蘑菇生长在松树或者栎树上,有毒的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也可以观察蘑菇的颜色,一般无毒的蘑菇颜色较浅,有毒的蘑菇颜色较为鲜艳。

尤其要注意生长在桉树下的野蘑菇不能采食,无论是不是你所熟识的野蘑菇,生长在桉树下的野蘑菇与桉树的某些成分结合后均会变成毒菇。

有疣、红斑、沟托、沟裂,或者帽子上有疙瘩,菌子上有菌托、菌环的一般都是有毒的野蘑菇,无毒的野蘑菇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食用野蘑菇时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蘑菇,更不要采食自己不熟识的菇类,种类不同的野蘑菇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野蘑菇怎样识别有毒图片真假

当心夺命野蘑菇!今年已致135人中毒,这些民间鉴别法不可信→

营养界有句老话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

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这一条腿指的就是蘑菇

可见蘑菇的营养确实不一般

最近,广西雨水充沛

野生蘑菇疯长

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有所增加

大家需要警惕了

野蘑菇千万别随意采食

6月19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发出提醒,今年以来,广西已报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发病人数135人,死亡3人。专家表示,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毒蘑菇辨别方法,因此不采不食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近期在广西引起中毒的毒蘑菇。自治区疾控中心供图

患者

“以前吃过这蘑菇,这次却中毒了”

19日下午,记者从自治区人民医院了解到,目前该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正躺着3名因误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患者,都是因为病情危重从各地转送而来的。

其中一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病情最为严重,她于6月17日被紧急送往该院治疗。毒蘑菇中的毒素导致她身体多器官衰竭,医务人员正在运用高等级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对其进行救治。

该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韩林介绍,这名女性患者家住在山区,近期野外的蘑菇生长旺盛,她便采了一些回来食用。吃了采来的野生蘑菇之后,她当天就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第二天开始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意识模糊,到了第二天晚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心跳骤停。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反复对她进行了十多次的心肺复苏按压,才赢得了向上级医院转送的机会。据这名女性患者回忆,她认识这种蘑菇,以前吃过都没事,没想到这次就中毒了。

数据

今年中毒人数比去年增加4倍

自治区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区报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发病人数135人,死亡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件数增加了3倍,发病人数增加了4倍。

除北海、防城港外,其余12个市均有病例报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较多的地区在桂林、河池、梧州、贺州等植被比较丰富的山区。

目前中毒原因主要为自采野生蘑菇,偶有路边购买蘑菇引起中毒的事件。今年以来,我区报告有1起因购买路边摊蘑菇引起的中毒。

蘑菇中毒事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广西是从3月开始

5~6月是发病高峰

持续到9月左右

提醒

没有靠谱的“鉴毒方法”

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所所长蒋玉艳介绍,我国野生蘑菇资源非常丰富,已知蘑菇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目前已知的毒蘑菇400多种。

毒蘑菇的鉴别是非常困难的,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想要避免误食毒蘑菇,除了不采不食野生蘑菇,还需要注意不认识的蘑菇不要吃,吃蘑菇不要同时饮酒,最好不要吃杂菌。

此外,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蘑菇多有毒,尽量不吃。因为有“菌盖、菌环、菌托”的蘑菇多为鹅膏属,而鹅膏属的蘑菇大多都含毒或剧毒。但没菌托和菌环的蘑菇仍可有毒,如剧毒的肉褶鳞环柄菇和毒粉褶蕈都没菌环和菌托。

▲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蘑菇多有毒。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食用蘑菇后出现

哪些症状意味着可能中毒了?

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

引起的中毒类型也不相同

常见的主要有几个类型

▼▼▼

胃肠炎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2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预后良好。

常见的造成胃肠炎型中毒的毒蘑菇↓↓↓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神经精神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精神症状、幻觉等,预后良好。

肝肾损害型:多在进食后数小时-30小时发病,有“假愈期”,即在一两天内出现症状好转的假象,随后症状加重,死亡率高。

常见的造成急性肝损害中毒的毒蘑菇↓↓↓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常见的造成急性肾损害型中毒的毒蘑菇↓↓↓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光敏性皮炎型:多在进食后24-48小时发病,皮肤红肿或疱疹,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预后良好。

常见的造成光敏性皮炎中毒的毒蘑菇↓↓↓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横纹肌溶解型:多在进食后15分钟-2小时发病,早期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出现酱油色尿、肌肉酸痛、肢体无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可导致急性肾衰死亡。

常见的造成横纹肌溶解中毒的毒蘑菇↓↓↓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食用有毒的蘑菇怎样急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宁宗介绍:

催吐:一旦食用了毒蘑菇,一定要第一时间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尽快吐出毒物,减少毒素吸收。

立即就医:有一些家属会在家里人食用蘑菇前留存一点样本,一旦发生中毒,连同样本一并送医,帮助医生尽快判断中毒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也是非常有用的一个防范措施。

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中国疾控中心解读

毒蘑菇认识的六大误区

据了解,许多民间鉴别方法并不科学,中国疾控中心曾经对流传较广的毒蘑菇鉴别方法进行了科学解读。

误区1: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错!因为蘑菇有粪生或腐生,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误区2: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

错!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即便用致命鹅膏给大小鼠灌胃,大小鼠也不会中毒。因为大小鼠的消化道不吸收鹅膏毒素。

误区3: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错!如松乳菇、多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却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鳞环柄菇、有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误区4:与银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或葱或大米与毒蘑菇同煮也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

误区5: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就是毒蘑菇。

错!真相是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这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误区6: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有毒。

错!如条盖盔孢伞和亚稀褶红菇都没鳞片的粘液,却有剧毒。而有毛和鳞片的香菇却可以食用。

不采、不食

不买、不卖野生蘑菇

警惕误食毒蘑菇中毒

来源丨南国早报

编辑丨朱映伊

责编丨陈佳嘉

值班主任丨晏彦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