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利用太阳看时间,先准备工具。将牙签固定扎在纸板上,用笔来每隔一段时间就记录下影子的长短以及位置。等一天结束之后,影子中距离最短的那一根就是正午12点,因此以12点为基准,就可以推算出其他的时间。
准备工具:纸板、牙签、笔。
将牙签固定扎在纸板上,这样一个简易的日晷就做好了,剩下的就是要用笔来记录影子的位置。
当牙签在纸板上出现影子的时候,用笔记录它的长度以及位置。一般来说,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改变位置,因此当一天之内影子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12点。
每隔一段时间之后用笔记录位置和长度,当一天结束之后,可以将最短的点标记为正午12点,再以12点为基准,将时间均分之后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古人的一种“高级”的取火方式,会利用太阳光
说到古人的取火方式,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钻木取火”,另一种就是“火石”了,就是利用一种岩石相击起火。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取火方式,比如火镰等。今天说一种很多人不太知道的古人取火方式。
小时候上自然课,不少人都玩过用放大镜在太阳底下点火的游戏,也就是凸透镜的原理。
古人也是会用太阳光点火的,用铜制成一个凹面的形状,像一个凹面的镜子,在太阳底下就可以凝聚阳光的热量,然后把干燥的易燃物放上,冒烟之时,吹一下就着了。这种东西,称之为阳燧。。
常理来说,凸透镜聚光,而凹透镜是散光的,但是阳燧是铜制的,阳光穿不过去,所以才能聚光。
阳燧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比较久远,西汉《淮南子》中就有记载。东汉王充的《论衡》中,也有记载端午节铸阳燧的习俗,因为人们认为阳燧能凝聚阳光,可以辟邪。
除此之外,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有对于阳燧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