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是一种载人航天器,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概念提出的时间很早,大约是在19世纪70年代。空间站能够帮助宇航员在太空开展更多科研探索项目。
空间站可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而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模块进行组装。空间站功能强大,体积大,轨道飞行时间长,能够为宇航员提供生活的一切设施,但是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空间站概念被提出时间可以追溯到1869年,那年Everett Hale为《大西洋月刊》撰写了一则关于“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后来,1929年Herman Potočnik的著作The Problem of Space Travel(《太空旅行的问题》)出版并风靡了30多年。
我国在建设空间站上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太空中,比地面更凉快?揭秘空间站......
太空
一直以来都是
人类不断探索的“神秘”地带
天热的时候,不少小伙伴就有“奇思妙想”
“太空冷吗”?我们能否去外太空“乘凉”?
图源网络
太空真的比地面凉快吗?其实还得分情况!在冰火两重天的太空中,空间站是如何保持“四季如春”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太空的温度是多少?
飞船的“防晒霜”是什么?
处于真空状态下,太空是如何产生温度的呢?
太空的温度
太空本身的温度趋近于零度,处于太空当中的物体,只有接收到太阳辐射的时候,才能产生温度。
太空当中,没有大气的保护,所有的“人造”物体都是直接吸收太阳的辐射。
图源网络
物体接收到太阳辐射的一面,温度可能能达到100摄氏度以上,而接受不到辐射的一面则可能低到零下100摄氏度。
面对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环境,空间站的建造也不得不使用“特定”的材质,才能抵御在太空中的“温度差”。
不仅如此,在我国的航天规划当中,空间站是需要实现“航天员驻留常态化和长期化”的。
飞船的“防晒霜”
飞船在发射到太空之后,会立刻开始运动。这是因为飞船的表面,需要能够均匀地接收到太阳的辐射,才能将飞船表面的温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图源网络
飞船执行任务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多个飞船“重叠”在一起的情况。
这会导致一些飞船的部分位置长期处于阴影当中,无法很好的接收到来自太阳的辐射。
部分船体又长期处于辐射当中,温度较高,产生几百度的温差,容易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日夜坚守奋战,终于研发出了一款适合飞船的“防晒霜”——热控涂层。
这款“防晒霜”的原理与地球大气的作用类似,在飞船接收到太阳辐射的时候,能够将辐射当中的部分热量吸收保存下来。
图源网络
当飞船一些部位处于阴影当中的时候,“防晒霜”再次发挥作用,将之前接受并保存的热量“反馈”出来,让飞船的温度不至于太低。
有了这样一层“防晒霜”,可以大幅减少因温差带来的损失,飞船也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进行作业。
当然光有一层“防晒霜”还是不够的,这只能保证外部的温度位置在仪器所能接受的范围。当温度传递到了内部之后,还是无法适合人类居住。
太空是如何产生温度的
物体之所以能够产生温度,是由于内部的分子接收到能量之后,产生分子活跃。
图源网络
分子活跃程度是决定物体温度的关键因素,当分子不再运动,就没有温度了。
而太空温度比绝对零度高3℃,所以太空当中应该存在分子,那么这些分子从何而来呢?
有科学家推测,宇宙当中散布着来自大爆炸时期留下的尘埃,这些尘埃极其微小,但真实存在。
也有科学家认为,这些温度是宇宙当中的暗物质在“作祟”。
当然,这一切观点,都有待于科学家们做进一步研究。
来源:陕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