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是。按照中国习俗,立冬是冬天的开始,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由于天气还不算太冷,所以这一天还不算是过冬。人们习惯上称冬至那天为过冬,这是因为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所以过冬应该指的是冬至日。
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古代社会的“四时八节”之一,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有吃饺子,喝草根汤,吃鸡鸭鱼肉、羊肉汤补冬等习俗。
立冬和冬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中立冬日期在公历11月7-8日之间,而冬至日期在公历12月21、22日或23日。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科普认知绘本 四季的变化:冬
四季的变化:冬
今天和孩子说现在是冬天,孩子问我,冬天都有什么呀?我说有雪,还有就是冷。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对冬季的认识太少,给孩子说不出什么。今天特意找绘本学习一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生活的地球,大家一定很熟悉。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节,但春夏秋冬可不仅仅是四个季节那么简单。你知道四季变化中蕴含的二十四节气吗?在每个节气里,农民伯伯会根据节气去播种、施肥、收割,会依据节气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小朋友们则根据节气增衣、减衣、游玩。节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和孩子感知四季变化,熟悉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节气。在众多节气里,冬至是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
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是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就表示冬天要开始了。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的之开始。气温降低,一些刺猬、蛇、青蛙灯小动物开始冬眠,动物们此时躲入洞中以躲避寒冷。
小雪:气温下降,北方开始降雪,而且已经到了封冻的季节。到小雪节有谚语曰:“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主要由于下了小雪后,来年雨水均匀;有一定的保暖作用,增强肥力。天气冷了,要将稻草绳捆在小树上,为小树保暖。为杀死寄生在书皮里面的虫卵,需要在树干上刷白石灰。同时修剪枯枝防止水分和养分的流失。
大雪:气温继续下降,地面开始积雪,北方的河床开始封冰。天气更冷,同时降雪范围更大。
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今以后,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日出日落的方向逐渐北移。冬至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吃汤圆。
冬至:吃饺子和汤圆
小寒:天气开始变寒冷为小寒,从小寒开始天气就即将进入最冷的时期。虽然天冷,但是水仙、腊梅等却开花了,很漂亮。此时应该适当户外运动,所以有俗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过年
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因而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农谚说“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缸臼”,大寒节气正在三九、四九之中。大寒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保暖。此时人们也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了,比如写春联、剪窗花、买年货等等。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