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酥就是桃酥,它的历史很悠久,是古代的一种糕点,在清代的《食宪鸿秘》就有对口酥的记载。桃酥是口酥的一种雅称,一般民间都是称呼其为口酥,更加形象也更加贴切。口酥是将花生芝麻捣碎之后用面粉调水,揉成一小团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的。
口酥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桃酥。一般有的地方会将桃酥叫做口酥。口酥是一种古代的糕点,它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对它的记载。在清代《食宪鸿秘》有对它制作方法的详细记载,上面记载它是一种由白面烤制的糕点。
古时候一般文人将其称之为桃酥,是一种雅称,而民间一般是称它为口酥。因为直呼口酥更加的形象也更加的贴切。早期桃酥的设计都有着口酥的影子,口酥的叫法也一直沿用至今,还有很多地方称桃酥为口酥。
口酥是将花生,芝麻捣碎之后和糖做成内馅,然后用面粉调水,加入少许的油,揉成面团之后取一小团用擀面杖擀平之后放入馅料,然后捏成鸡冠状之后放入锅中油炸,炸好之后捞出就成了又香又脆又酥的口酥。
泉州泉港小吃:口酥——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逢年过节,口酥是泉州泉港界山每家每户必做的美食。小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包着口酥,一边聊着天,其乐融融。金黄色酥脆的皮包裹着香甜的芝麻花生,一口下去,卡兹卡兹脆,根本停不下来。
口酥,跟饺子长的有点相似,但是口感相差甚远,饺子通常是清蒸或水煮,而口酥是油炸着吃。下面,我们来看看是怎样制作吧。
口酥的馅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搭配,传统的口酥包的是花生、芝麻、蒜蓉、白砂糖,将原料捣碎后,搅拌均匀。
口酥的皮是整道工艺的关键。揉面团是最耗时费力的,按照一斤面粉四两猪油的比例,再加少量花生油,兑上啤酒,少量多次的加进去揉匀,用上半个小时,再裹上保鲜膜,静待发酵。
发酵后,切成面粉块,用擀面杖滚成薄薄的皮,把准备好的陷将口酥皮填充的严严实实,再将口酥皮边缘捏成花纹,紧实地锁住馅。
下锅,一定要用慢火,不断翻滚,直到口酥皮炸至金黄,用大漏勺打捞起来,过油。
刚出锅的口酥酥糯松软,咬一口下去,可以感受到蔗糖融化的甜、花生的脆、芝麻的香,让人回味无穷,满嘴留香。(柯晓昀)
来源:泉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