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首都

人气:208 ℃/2023-05-20 09:17:23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相传,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在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陪都,是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也称为辅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

陪都划分十大类型为两京制、多京制、军镇型、留都型、圣都型、守望型、霸府型、市集型、未就型等。

明朝的首都在今天叫南京而在当时叫什么

明朝有3个都城:2个家喻户晓,1个少有人知

明朝的历史上,并非只有一个都城。

实际上,它至少有3个都城,2个家喻户晓,1个少有人知。

它们分别是北京、南京和凤阳。

这三个都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见证了明朝的兴衰,还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影响。

一、北京:明朝的首都,见证了明朝的辉煌与荣耀

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自永乐帝迁都以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地势优越,易守难攻。

永乐帝选择在北京建都,一方面是出于国防考虑,另一方面则是看重这座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在明朝时期,北京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也在这里频繁地展开。

永乐皇帝对北京的城市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得北京成为了一座宏伟壮观、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

二、南京:明朝的陪都,承载着皇帝的执念与追求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占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二十六年八月,拓应天府城,命刘基等在旧城东钟山之阳建新宫。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自南台旧内迁入新宫,国号大明,这个时候的都城即为现在的南京。

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它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这里,承载着皇帝对权力和荣耀的渴望与追求。

三、凤阳:明朝的中都,见证了帝王的恩泽与辉煌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家喻户晓的都城外,在明朝的历史上,还有一个都城,非常值得一提。

它,就是:凤阳。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龙兴之地,当年,放牛娃朱元璋,就是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的。

朱元璋,是一位有浓厚家乡情结的皇帝。

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即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便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凤阳营建一座都城,并让自己的老臣李善长亲自督建。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营建中都的时候,在全国调集能工巧匠、军士民夫等,不少于百万之众,。

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惜,后来,因为民怨太深,于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明中都前前后后,共营建六年之久。

现如今,凤阳仍然还保留有明中都遗址,有时间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

我是历史观景台,更多历史见闻,欢迎关注我。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