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银耳可以从气味、外形和口感等方面来进行判断,新鲜银耳一般没有异味,有淡淡的银耳清香,朵形较为完整,胶质上没有杂质,口感也比较顺滑,而变质的银耳有腐烂气味,耳肉比较干瘪,泡发之后手捏易松散,口感酸涩。
1、气味鉴别
新鲜银耳可以通过气味来辨别是否变质。新鲜的银耳一般没有异味,闻起来有银耳本身的淡淡清香,让人十分舒适,而变质的银耳气味难闻,有明显的腐烂气味,盖过了银耳自身的胶质清香。
2、外形鉴别
银耳是否变质可以通过外形颜色来鉴别。新鲜银耳的耳花比较大,一般呈白色或者略带黄色,并且,朵形较为完整,胶质上没有杂质,而变质的银耳耳肉比较干瘪,外表上会呈现出小黑斑点等。
3、口感鉴别
鲜银耳坏了没有可以通过口感来鉴别,新鲜银耳在泡发后具有弹性,用手捏感觉顺滑Q弹,烹煮后胶质丰富,口感也十分顺滑,而变质银耳在泡发之后手捏易松散,口感酸涩,胶质变质分解,含量较少。
吃鲜银耳吃不对,可能会食物中毒,告诉你如何挑选银耳更安全
初秋时天气较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因此此时节宜多食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银耳。
都说食物要吃新鲜的,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购买了一些鲜银耳,当晚食用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烦躁等中毒症状。她赶紧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是银耳中毒的表现。
一、鲜银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市面上常见的银耳大都是干制的,买回家泡发后再烹调食用。最近,市场上开始销售“鲜银耳”。凭借这个“鲜”字,吸引了不少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再加上它外观如花朵般,洁白如玉,更是受到很多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很多朋友认为鲜银耳“纯天然、无添加、营养好、更健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鲜银耳的营养与干银耳相当,却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鲜银耳较干银耳而言,不好运输和保存,还容易污染一种细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这种菌对银耳有特殊偏好,也就是说,这种菌在银耳上更易生长。
这种菌本身毒性并不大,但它能产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性代谢产物。这种代谢物毒性极强,能造成肝脏、肾脏、心脏、脑等脏器的损伤,严重者会死亡。米酵菌酸还耐热,一般烹调方式不能杀灭它。
二、银耳中毒会有哪些症状呢?
人吃了含有黄杆菌毒素的变质银耳后,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烦躁等中毒症状。重者出现昏迷、牙关紧闭,黄疸及皮肤黏膜广泛出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米酵菌酸毒性强,目前还没有特效解药,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保肝、护肾等对症处理措施,中毒死亡率很高。
三、干银耳和鲜银耳哪个更营养?
银耳的干燥技术目前有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干燥过程对银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矿物质等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鲜银耳与干银耳相比,营养价值并没有高多少。
四、如何选购银耳?
正常银耳应呈白色或淡黄色,没有异味,看起来有光泽,摸起来有弹性。而变质的鲜银耳呈深黄色或黄褐色,有难闻的味道,光泽度和弹性差,摸起来发黏、不成形,消费者购买鲜银耳时一定要仔细查看。
干银耳水分含量低,更利于长时间保存。目前,还没有报道过因食用干银耳中毒的事件。鲜银耳有风险,食用需谨慎,建议您还是购买便宜又安全的干银耳食用为佳。
各位朋友,你喜欢喝银耳吗?你知道银耳有什么食疗作用呢?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