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风俗有吃糖瓜、吃冻饺、逛皇寺庙会、扭秧歌、皮影表演、二人转、回民小鼓高跷等,沈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丰富的民间文化。
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沈阳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1、节日文化
逢年过节,沈阳都有举办灯会与庙会的传统。12月的沈阳冰雪旅游节、10月沈阳国际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传统曲艺
东北大鼓是一种曲艺形式,又称为“奉天大鼓”、“沈阳大鼓”、“奉派大鼓”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生活禁忌
沈阳春节期间送礼品时忌送白糖,结婚礼品忌送单数,小孩子忌讳下午出外走亲戚,孕妇忌看新人拜堂等。
用传统节日浸润文化沈阳
□詹德华
“宝葫芦,挂在窗。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这端阳,那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端午临近,沈城节日气氛浓郁,粽子的清香淡淡飘散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非遗展示,端午雅集,邻里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也让这个端午充满了文化的味道。
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各地又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对于沈阳来说,端午节的文化习俗丰富而多彩。挂艾草、挂桃枝、挂葫芦、系五彩线、吃鸡蛋、吃粽子等,都让这个节日充满了“仪式感”。
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年)的《沈阳百咏》一书载:“银红帖子折千张,圣会同来赴药王。百样葫芦依样剪,分明佳节近端阳。”这首诗描写的是昔日沈阳药王庙庙会的盛况,其中记载了“挂葫芦”这一端午习俗。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传统节日,连接的是历史与现实,这是一座城市生活脉络的传递,也是一座城市烟火气息的最生动体现。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近年来,对于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端午节,不再仅仅是“粽子节”,而是充满了浓浓文化韵味的端阳节。
传统节日,更像一个文化纽带,在这片土地,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因为这个节日,因为这些传统,激活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从而点燃了生活的趣味,也塑造了城市的文化自信。
弘扬沈阳文化,建设文化强市,需要宏大的规划,也需要借助传统节日这样的平台,传递城市风韵,表现城市特色。这些延续了千百年的文化习俗,是沈城历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唤起城市记忆、凸显城市风采的重要传承。
文化是一条河,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发掘,讲好节日的故事,更需要我们发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链接到全新的时代,日积月累,则文化沈阳,目标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