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夏季节气的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国节气一共24个,除去夏季的6个节气,还有18个节气。
24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12月建”的特定节令,蕴含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24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
24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时节体系,更是民俗系统。
“画”说24节气丨关于夏季的节气
“画”说24节气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岱岳区文化艺术中心李丽创作了《“画”说24节气》系列,本期请看《“画”说24节气之关于夏季的节气 》。
01 立夏
立夏,夏季第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5月5—7日,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好时节,可以尝尽鲜美。立夏之际,不妨伴着书籍,品尝樱桃之鲜,体味文化之美,乐哉乐哉。
02 小满
小满,夏季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标志着炎夏登场。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时至小满,小麦开始灌浆,虽尚未成熟,但已是满地的希望。
03 芒种
芒种,夏季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6月5-7日之间。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对农民朋友们来说是一个收获与种植的大忙季节。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场人生一场圆满。
04 夏至
夏至,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交节,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面条煮熟后用凉水一过,调上炸好的酱,拌上黄瓜丝再就两瓣蒜,吃起来别有风味。
05 小暑
小暑,夏天第五个节气,每年7月6-8日交节,表示炎炎夏日的正式开始,此时荷花也逐渐盛开。“夏荷展红颜,轻风露清欢”,邀亲朋好友湖中荡桨,赏美丽荷花,已经成为这个时节最为诗意的消遣。
06 大暑
大暑,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7月22日或23日。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到了夏天,西瓜成为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它口感好,更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通便,吃一口西瓜仿佛吃掉了整个夏天。
(绘画作者: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