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的伤员应进行现场分类,需要用到伤情识别卡来标记,危重病人用红牌标记,伤情略轻的病人用黄牌标记,普通病人用绿牌标记,已经死亡的患者用黑色标记。
病人入院救治时,医生会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初检、编号、按伤情程度系上不同颜色的臂环,他们按照不同颜色的号牌区分对待伤情不同的患者。
红色标记患者属于需要马上救治的伤员,要优先给予照顾,如果及时治疗就有生存机会。黑色标记伤员在资源匮乏的时候需要放弃,否则会造成红色伤员大批死亡。
黄色标记患者表示伤情平稳,但无法走动、呼吸循环稳定、神智清楚,有重大创伤,但仍然可以短暂等候而不会危及生命或导致肌体残疾的患者,给予第二优先治疗。
【最全地震救援手册】关键时刻能救命
新闻事件
2月6日18时24分在土耳其(北纬38.00度,东经37.1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及救援方面8日最新消息,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两国超过1.1万人遇难,其中,土耳其8574人遇难,超过4万人受伤,叙利亚超2530人遇难,超4600人受伤。中国救援队当天抵达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的哈塔伊市,准备实施搜救行动。
关于地震的几个概念
1、地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主要指强烈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作出预报。分为“长、中、短、临”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2、大震预警:大震前出现短暂的、能预示地震即将来临的井水异常、动物习性异常、地声、地光和地震颤动等宏观现象,叫大震预警。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在这短暂的预警时间内,采取合理的避震方法,安全脱险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3、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
4、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划分的等级,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一般分为12级。12级烈度是毁灭性的,6级以上的烈度都具有破坏性。
中国地震烈度分级1度:人无感觉,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3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地震震动如大车驶过,门窗轻微作响,悬挂物轻微摆动。4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门窗震动作响,器皿发出碰撞声。5度:室内人人有感,室外大多数人有感,睡者震醒,房屋颤动作响,室内房顶和墙上的灰尘或抹灰掉落,墙壁灰面出现微裂缝,搁置不稳的器皿翻倒。6度:室内群众惊慌失措,纷纷跑出,树木摇动,架上物品掉落,老朽和劣质房屋损坏,个别屋顶掉瓦或墙体微裂。7度:人惊逃,房屋普遍掉土,壁面裂,房屋局部破坏,不牢固的房屋倾倒。8度:人走路困难,砖砌房屋裂缝,烟囱倒,一般建筑物严重破坏,有地裂缝出现。9度:人坐立不稳,地表有地裂,喷水冒砂,水管折裂,建筑物多倒塌,路基裂缝,铁轨局部弯曲,山区出现流土、滚石和崩滑。10度:人有抛起之感,地表地裂成渠,甚至有基岩裂缝,山崩滑坡,桥梁水坝损坏,铁轨轻弯。11度:大量人畜死亡,很少建筑物保存,铁轨扭曲,地下管道破坏,水灾泛滥。12度:建筑物毁灭性破坏,地面起伏如波浪,大规模变形,山河改观。
生命探测仪的优缺点
地震发生后如何科学避震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
地震发生时,如果所处的是平房或楼房一层,且室外比较开阔,可以力争迅速跑出室外避震;
如果是楼房二层或以上,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这些地方在房屋垮塌时容易形成三角空间。这时要迅速伏地趴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低头,用衣服、枕头等护住头颈,不要压住口鼻;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防止摔倒或身体移位。
专家提醒,地震发生时,特别要牢记绝不要在慌乱中选择跑向阳台、翻窗或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地震袭来时,门窗会迅速扭曲变形,这些地方都是地震时可能最先坍塌的地方。同时,中高楼层居民千万不要搭乘电梯逃生。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户外,则应迅速避开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楼房)、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这些高大建筑物;远离水坝、陡坡山崖、狭窄街道和危旧房屋;特别要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以防触电;不要在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附近停留。
此法被很多国家和地区采用,适用于灾难现场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初步检伤,由最先到达的急救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快捷地辨别及分类。通常分四步:
第一步:行动检查
(1)行动自如(能走)的伤病员为轻伤患者,标绿标。
(2)不能行走的患者检查第二步。
第二步:呼吸检查
(1)无呼吸者,标黑标。
(2)呼吸频率>30次/分或<6次/分,标红标。
(3)每分钟呼吸6~30次者,检查第三步。
第三部:循环检查
(1)桡动脉搏动不存在,或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按压指甲)>2秒者,或脉搏>120次/分,危重患者,标红标。
(2)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者,或脉搏<120次/分,检查第四步。
第四步:清醒程度
(1)不能回答问题或执行指令者,标红标。
(2)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和执行指令,标黄标。
如果灾难现场是不安全的,就需要应用反向伤员分类法,以挽救更多的伤员。地震黄金救援72小时
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生命能够坚持的时间:没有氧气可坚持5~7分钟,没有水可坚持5~7天,没有食物可坚持15~30天。
人被埋压时一般都会受外伤,身体出现创口,可导致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些病菌往往会在侵入人体三天后发作,造成创口感染,极易致人死亡。
人被埋压后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四肢、臀部等肌肉丰满的地方容易出现组织坏死,导致“挤压综合征”,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国际上通常将72小时作为灾害中被埋压人员生命的临界点。
以上数据说明,时间就是生命,救援的时间越早,幸存者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前三天的救援对于减少伤亡尤为重要。因此,震后72小时被称为救援的黄金时间。
地震的三大谎言1、动物异常,是地震前兆?
青蛙集体迁徙、公鸡上树、猪乱咬等,这些现象到底能不能作为预报地震的依据?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等。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
2、“地震云”可预测地震?“地震云”形态或成一条狭长的云带,或成一条一条平行排列的“肋骨状”云,通常出现在早晨和傍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一些相信“地震云”的网友认为,这是地震在酝酿阶段向天空释放的云雾信号。“地震云”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一定是地震的前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在气象学界没有“地震云”这样词。
3、悬挂磁铁能预测地震?有网友声称,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磁铁上吸一块大铁块,下面正对地板或一个铁盆。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里发出很大响声,可预警地震。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地震前,震区会有一些地磁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很小,不可能改变整个磁场的磁性。
12
一张图掌握地震中标准的求生姿势
“仁者无忧,健康守护”工程
爱心系列行动包括:
大型文体活动安全急救保障方案要点;
大型体育赛事安全急救保障方案要点;
如何加强校园体育的安全保障;
如何提高校园应急保障能力;
有效提高公众服务业安全急救能力;
有效提高体育行业人员安全急救能力;
身体健康需要正确的饮食方式;
如何通过有氧运动有效提高健康水准;
如您在西北地区
需要开展公益培训或相关合作
请搜索微信公众号“仁者医疗”联系我们!
来源:院前急救联盟、新华网、新华社、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应急广播、科普中国、绿野之声、石家庄市应急管理局、河南科技报、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