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营的职位顺序为: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等。从一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等。正二品: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等。从二品:散秩大臣等。正三品: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等。从三品:包衣护军参领、游击等。
职位是指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任务的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组织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由一个特定的人所担负的一个或数个任务所组成。
简单地讲,职位是指企业的某个员工需要完成的一个或一组任务的人,随着语义的拓展,职位也代表着职务。
在工作求职职位时不要用同一份简历去投递所有的职位,要讲究针对性,针对每一个公司和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
历史小百科:我国古代的军队实行的是什么官位军衔制度
近日,四位军官晋升上将军衔。我国现在实行的军衔制度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借鉴的“西欧军衔制”,那么我国古代的军队都有什么样的官职,又是用的什么军衔呢,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西周
《周礼·地官·司徒》云:“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尚书·牧誓》“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可以看出西周时期部队的编制从小到大是伍、两、卒、旅、师,相对应的官职有百夫长、千夫长、师氏、亚旅、司空、司马、司徒。
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
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三军皆设尉,以卿为将军,另有大夫、士。
秦代
设20级军功: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汉代
汉代军队编制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别部司马、都尉、校尉、中郎将、将军。
将军有从低到高分成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四征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太尉、大尉、中尉,执掌全国兵权。
唐代
唐代部队300人为团,团设校尉。军官从低到高是校尉、将军、大将军、上将,品级从从九品到正一品。战时还会设立元帅、副元帅。
元代
元朝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下面官职从正一品到从九品。
清代
清代实行的是九品十八级。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官职有大臣、内大臣、将军、都统、提督、銮仪使、副都统、总兵、副将、城守尉、参将、指挥使、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守御、防御、守备、千总、把总等。
清代结束,以后基本都是用的西方军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