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不玩弄电器设备。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10类日常预防火灾小常识,要牢记
1.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
电动自行车停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室内等地违规充电极易引起火灾,电动车燃烧产生黑烟,导致楼房内光线不足,严重影响疏散逃生。电动车起火后会产生含有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剧毒浓烟,人体吸入高温剧毒烟气,气管会被灼伤,产生头疼、恶心等症状,然后神志不清,行动不便,进而导致窒息。电动车起火3分钟内,火焰温度可达到1000摄氏度,会导致一整幢四层建筑都充满剧毒浓烟。
2.日常用电过程中电气线路私拉乱接
因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事故占火灾总数6成以上,私拉乱接电线容易因短路、过负荷而产生电火花、电弧,极易引起火灾和触电伤亡事故。
3.违规使用电吹风、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
热得快在开水瓶中持续工作会将水烧干,继续干烧会引起火灾;取暖器近距离接触衣物2分钟就会着火;电吹风对准棉被工作2分钟就会使棉被烧焦。同时老旧建筑内电线老化,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造成火灾。
4.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堆放物品
疏散通道是发生火灾后的生命通道,一旦上锁、堆放杂物,不仅阻碍疏散逃生、延长疏散时间,还会加剧火势蔓延。
5.常闭防火门长期处于开启状态
防火门是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屏障。常闭式防火门如果长期呈敞开状态,轻则无法正常回位,重则可能破坏门框、门板,使其失去隔烟阻火的作用,浓烟和火势从此蔓延,防火门反而成了“夺命门”。
6.房间设置防盗窗影响逃生疏散
火灾发生后,楼梯逃生通道一旦被浓烟切断,房间内又设置了防盗窗,人员便无处可逃。如装有防盗窗,切记要设置易于内部开启的逃生口。
7.使用燃气后未及时关闭总阀门
总阀门未关闭,易发生燃气泄漏,进屋后一旦开关电器、打电话和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8.未熄灭的烟蒂随意丢弃
未熄灭的烟蒂中心温度达800摄氏度,随意丢弃烟蒂3分钟可以引燃纸团,10分钟可导致床单、沙发等物品引燃而引起火灾。
9.手机、电瓶车充电器及老旧电器长期通电
长时间不拔充电器,电器内部容易发生故障,引起火灾和触电等事故。
10.配电箱、电器控制柜下堆放可燃物品
配电箱、重要电器控制柜是电器的总开关,一旦发生故障,容易短路产生电火花,引燃周边可燃物,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