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侠什么意思?今天就跟小编来看看吧。
价格侠是指报价的人报的都是实际价格。也有用来形容卖的商品便宜实惠,质量有保障的店家,称之为价格上的侠客。比如网络上有人发了什么东西,会有人被种草,评论会有好心人说这东西多少钱,然后这个评论会有人给他评论 “谢谢你,价格侠”。因为有人报了价格,其他人就不用再去查或者去淘宝了,帮一些种草的人省了一件事。有的时候会因为太贵了,会劝退一些人。
拓展小知识:网络流行语大全
1、躺平
多指一种“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态度,面对各种压力选择“一躺了之”。
佛系的工作生活,不追求高薪职业,不追求买房买车,不追求结婚生子,也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2、内卷
内卷即“向内演化”,是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也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多用来形容高校或职场里的“非自愿”竞争。
3、民不聊生
现代人因生活压力过大没有生孩子的意愿,连聊一聊生孩子这件事都不愿意。
4、天菜
天菜指让说话者特别喜欢的人,理想型,
即“Ta是我的菜”的加强版,通常是用来强调某人的外表或者性格非常惹人喜爱,令人产生好感。
5、爷青回
爷的青春回来了。形容与青春久别重逢的喜悦。
用来表达人在经过长久的变化后,面对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油然而生的一种喜悦之情。
6、凡尔赛
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
指的是说话方式先抑后扬,自说自话,明贬暗褒,假装很苦恼,很不开心的样子,却暗暗的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装B。深谙凡尔赛文学的人,被称为“凡尔赛人”。
7、什么是快乐星球?
泛指简单/沙雕的快乐。
该梗出自少儿科幻电视剧《快乐星球5》,男一号马嘉祺唱的土味魔性rap。
8、绝绝子
有2层意思,可以根据不同语气可以判断是嘲讽或者是赞美。
9、夺笋啊
“夺笋啊”其实是“多损啊”的音译。
10、鸡娃
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11、干饭人
一种豪迈的吃饭方式,对待美食的热情,可以形容这个人能吃,喜欢吃。
另一种含义是除了吃饭啥也不会,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
12、运费过敏
指网购的时候一看到有运费的商品就会浑身不舒服,像得了过敏一样,从而产生抗拒心理,东西贵了我会纠结买不买,你收我邮费我就直接不买!
13、yyds——永远滴神
这个梗是“永远滴神”的拼音缩写,字面意思是“永远滴神”,用来表达某样东西或某个人很优秀,像神一般令人惊叹;现在“yyds”逐渐演变成粉丝们在弹幕中吹捧各种事物的固定格式。
14、 awsl——啊我死了
是“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一般用来形容对看到可爱之物时的激动心情。
15、 nbcs——没人在乎
是英文单词“nobody cares”的缩写。
16、xswl——笑死我了
是汉语“笑死我了”的拼音缩写。
17、nsdd——你说得对
是汉语“你说得对”的拼音缩写。
18、 ssfd——瑟瑟发抖
也是汉语拼音“瑟瑟发抖”的拼音缩写,用来形容感到害怕,惹不起。
19、zqsg——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首字母缩写。其含义为认真了、走心了的意思。是如今的饭圈常用语。
20、 kswl ——磕死我了
“嗑死我了”首字缩写,嗑cp的意思,用来形容非常喜欢自己支持的荧屏或小说中的情侣。
21、 u1s1——有一说一
U1S1是数字和字母谐音混合的缩写,即实话实说,按道理讲的意思,常作为开头使用,就事论事。
22、yjgj——有句说句
是“有句说句”的意思,跟“有一说一”类似;
23、skr——si ge
拟声词,发音 si ge,例如比如“热skr(死个、人了”、“你真skr(是个、小机灵鬼
24、 dssq——大势所趋
dssq用于讽刺一些制作目的就是为了跟风玩梗,博取眼球的作品。
25、 ssmy ——盛世美颜
“盛世美颜”的拼音首字母缩写,饭圈用语,赞美自己喜欢的明星颜值高。
26、 wlsw——外来生物
饭圈用语,指不懂自己饭圈事的人
27、bhys——不好意思
28、9494——就是就是
数字汉字同音延伸出来的
29、dbq——对不起
比sorry还要简单的dbq,好玩
30、bdjw——不懂就问
“不懂就问”是微博、论坛等平台中常见的提问用语,指“我不懂这个梗,请告诉我它是什么意思”。
31、跌妈不认
“跌到妈都不认识了”的缩写,形容自己买的股票基金与日剧跌的现状。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因为一句话,一夜爆火!最该刷屏的热搜,别让它凉了
文/ 金错刀频道 祥燎
“我有难处。”
两个月前,那名淘宝买家肯定想不到,她在评论区的一句话,竟然引起了全网大讨论。
事情起因是一张截图。
一位网友质疑淘宝上100片售价仅21.99元的“散装卫生巾”的质量,并提问:“这么便宜的三无产品也敢用?用在私处的也敢乱买?”
有两位买家的回答是,“生活难”,“我有难处”。
截图传到网上,#散装卫生巾#瞬间火上热搜。
一些网友表示难以置信。“一包卫生巾,也就一杯奶茶的钱,有必要买散装吗?”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
一些女性购买卫生巾时,可能连价签都不会多看一眼。
而有些人,则不得不精打细算,甚至根本用不起。
1有多少人没有“卫生巾自由”?
因为散装卫生巾事件,很多人学到了一个词:月经贫困。
月经贫困指的是:受落后观念、月经税和贫穷等因素的制约,女性无法在生理期获得用于生理期卫生管理的基本物资。
这种现象,全球都有。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受“月经贫困”影响的女性数量高达5亿人!
尤其在非洲的部分贫穷地区,每10个女性里,就有1个在月经期间用不上卫生巾。
不得以,她们只能将破布、袜子,甚至草木灰塞到私处。
为了能正常上学或上班,有些非洲女孩还被迫进行性交易来换取卫生巾。
再看人口大国印度。
根据BBC于今年5月28日“世界经期卫生日”发布的报道,在印度3.55亿拥有月经的女性中,也仅有36%的人有条件使用一次性卫生巾。
甚至在发达国家,也逃不开月经贫困。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五分之一的女孩提前辍学,其中有些人就是因为负担不起经期产品而被迫辍学。
据“英国计划”(Plan UK)的调查显示,2017年,在英国14岁至21岁的年轻女性中,每10位女性就有一人买不起卫生用品。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在中国,有多少女性处在月经贫困的阴影下?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数很少。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女性卫生护理用品市场,每年约有4.48亿女性处于生理期。
而在消费量上,2017年,我国卫生巾(含护垫)消耗量就高达1300亿片,平均每人每月消耗24片。
24片,大致能满足普通女性一次月经的需求。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国女性基本实现了“卫生巾自由”。
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在女性总人口变化不大的基础上,中国女性的卫生巾消费量一直在上升——2011年中国卫生巾(含护垫)消费量是839亿片,而2017年涨到了1300亿片。
这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实现“卫生巾自由”。
当然,问题还是有的。
首先,许数女性不具备自由选择中高端卫生巾的实力,购买的都是低价卫生巾。严格来说,算不上真正的“卫生巾自由”。
其次,仍有一些中国女性连低价卫生巾也用不起,或者不敢放开用。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卫生巾有点贵。
2为什么卫生巾这么贵?
借这次散装卫生巾事件,许多网友感同身受地抱怨起卫生巾的价格。
实际上,大多数女性使用的低价卫生巾,每片还不到1元。遇上“双11”等活动促销,价格还会更便宜。
所以,卫生巾的贵,有两层意思。
1. 散装卫生巾不贵,是品牌卫生巾太贵
对于低收入女性,以及贫困生甚至部分普通学生而言,看似不多的花费,却是她们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南方都市报》的采访中,一名女性说道:
“没有真正像人家规定的那样,每四个小时换一次。我是使用比较节俭的,量少的时候一般半天用一片,为了节俭,有时候还会往里面垫纸。”
还有留守女童说,更需要把钱花在文具、吃饭、坐车上,“绝对不会去买卫生巾”。
甚至有的大学生也表示,一个月的生活费仅四五百,买卫生巾只能买最便宜的,否则太奢侈了。
这部分女性对价格极其敏感,正是散装卫生巾的主力消费人群。据一位厂商介绍,散装卫生巾在三线城市、农村边远地区很受青睐。
相比2毛/片的散装卫生巾,最低也要六七毛一片的品牌卫生巾显得格外遥远。
2. 品牌卫生巾不贵,是中高端品牌太贵
不同于上述的低收入女性,网上很多人所说的“贵”,是在抱怨中高端卫生巾偏贵。
根据单片均价,高于1.5元/片的卫生巾可归于高端,1~1.5元/片即为中端,低于1元/片即为低端。
单片仅相差1元,但积少成多后,就变得难以承受。
然而实际上,据厂商向《荔枝新闻》透露:一片优质卫生巾的成本,仅需大约两毛五到三毛。
到底是什么撑起了它们的高价?
第一,税。
卫生巾税率在全球普遍较高。在发达国家,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税率甚至和“奢侈品”在同一档次,例如德国为19%,瑞典为25%。
在中国,目前卫生巾的增值税应为13%。
这也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凭什么安全套免税,而卫生巾的税这么高?
第二,营销。
中高端卫生巾品牌,例如苏菲、ABC、高洁丝,都在营销上不遗余力,请明星代言、做广告,再投放到各种渠道。
杨超越代言某品牌卫生巾
而且不难看出,这些营销针对的都是年轻女性。
这是因为:女性对卫生巾品牌忠诚度很高,一旦认准了适合自己的几个品牌,就不会轻易更换。
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在女性年轻时,通过营销促成一单生意,很可能就做成了一辈子的生意。
第三,高端化。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卫生巾市场也在升级。
根据中泰证券的一份研报,2018年卫生巾市场规模增加5.7%(达到约870亿元人民币),主要是受单片价格上升4.7%所驱动。
最明显的有包装上的升级,比如主打“第一盒男人买的卫生巾”的轻生活,还有主打轻奢的NoNoLady。
还有材质上的升级,比如采取“竹炭纤维”的概念的NoNoLady,主打持久洁菌的“日子”卫生巾。
除此之外,渠道、研发等因素,又进一步推高了卫生巾的价格。
所以,大多数中国女性只能使用低端品牌卫生巾,少部分女性只能购买散装卫生巾,还得省着用。
3最大的问题不是贵
这次事件所引发的讨论,除了月经贫困,还有一个关键词:月经羞耻。
耻于谈月经,以及对月经有偏见,也是一个全球现象。
例如印度。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里,男主为了给妻子制作便宜好用的卫生巾,历经波折,却被全村人当成变态,妻子也一度离他而去。
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提到,许多印度人把生理期视作“不洁”,禁止生理期女性去寺庙礼拜,她们中的一些人只能住在牛棚或临时搭建的月事棚里。
已婚妇女对月经也懵懵懂懂。“因为有月经,才能生孩子,我就知道这些。”
印度男孩更一无所知,甚至认为“月经是一种病。”
发达国家也有月经羞耻。
卫生巾被发明后几十年,高洁丝采用的都是“自助式售卖”:产品直接堆放在柜台之上,顾客自行拿了卫生巾之后,直接将钱放入硬币盒中,全程不需要和店员沟通。
西方女性说起月经,也不会直说,而是用“have a period”(有周期)或“on the rag”(在破布上)来指代。
像极了中国女性对月经的说法:大姨妈、例假、那几天...
中国人的月经羞耻,不仅仅体现在叫法上。
《印度合伙人》原本有个更贴切的中文名,叫《护垫侠》,结果引入中国后,被更名为《印度合伙人》。
海报里,男主原本手拿的是他发明的低价卫生巾,结果到了中国,变成了一本白皮书。
更别提中国的卫生巾广告,从来不会出现“月经”的字样,不会有经血,取而代之的是诡异的蓝色液体。
广告里,代言人永远青春活力,打球、跑步、滑雪...不在话下。有网友说,每次来月经都痛得死去活来,看到这种广告就来气!
在刀哥看来,还有一种错误观念最严重:女性卫生用品不是必需品。
国内疫情早期,湖北的女医生、女护士、女病人的需求,就被忽视了。
这些一线人员,有的因为买不到卫生巾,只能用保鲜膜捂住,还有的甚至选择吃短效避孕药来延迟经期。
当时一位女性网友注意到这个问题,呼吁捐物,有人却评论称:“人命都保不住了,还关心你裤裆的那点事。”
更可悲的是,后来虽然捐了许多卫生巾、安心裤,但却走不了抗疫专用的绿色通道,致使物流缓慢。
因为从一开始,这些女性生理期卫生用品,就没被纳入指挥部统一采购的必需物资。
不把女性卫生用品看作是必需品,这或许也是导致卫生巾贵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中国,普及必要知识,消除月经羞耻是重中之重。
卫生巾自由,不应该只是使用上的自由,还应该是精神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