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原理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热泵的原理是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在低位热源环境下吸收热量汽化,之后在压缩机中经外力做功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在冷凝器中散热冷凝,将潜热释放至高位热源,最后经节流装置恢复成低温低压液体,形成循环。
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电能的装置,提升温度进行利用,这也是热泵节能的原因。欧美日都在竞相开发新型的热泵。据报导新型的热泵的制冷系数可6到8。如果这一数值能够得到普及的话,这意味着能源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热泵的普及率也将得到惊人的提高。
地源热泵是热泵的一种,是以大地或水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行冬暖夏凉的空调技术,地源热泵只是在大地和室内之间“转移”能量。利用极小的电力来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在冬天,1千瓦的电力,将土壤或水源中4-5千瓦的热量送入室内。在夏天,过程相反,室内的热量被热泵转移到土壤或水中,使室内得到凉爽的空气。而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如此周而复始,将建筑空间和大自然联成一体。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高温空气能热泵的优点:
1、节能,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高温空气能热泵是把空气中的低温热能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其节能效果相当显著;
2、有利于环境保护;
3、冷热结合,设备应用率高,节省出投资,第四,因为它是电驱动,调控比较方便。相比电锅炉,可以节约50%以上的电力消耗,而且减少了经常更换电热管的麻烦;
4、相比传统煤锅炉和燃油锅炉,无污染,无排放,安全,省去了每年例行的安检,省去了专业的锅炉工,全自动控温,运行费用也大幅降低50%以上。高温热泵能够完成某种特殊领域供热供冷需求的热泵。一般来讲,高温空气能热泵采用专门的热泵压缩机,特殊的制冷剂及系统。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整理出来的,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在全球能源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热泵市场近年保持高速发展。2022 年的欧洲能源危机导致油气价格飙升,叠加政策刺激推动,短期内欧洲热泵需求爆发。小编就热泵的概念分类、技术优势等多个角度深度解析热泵行业发展。
1
概念及分类
热泵是一种由电能驱动能够高效利用低品位热能的加热装置,热泵机组可从自然界中吸收热量,经过热泵的“搬运”(电力做功驱动热泵),获得可用于生产、生活的热能。热泵的热效率通常可达 300%-400%以上,即 1 度电至少搬运 3-4 度电,其热效率比直接制热的电热水器、燃气锅炉采暖等高出几倍,且几乎无污染。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热泵可以主要分为三类: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
滑动查看更多
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原理工作的。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
地源热泵:由于地表浅层温度受大气影响小,其温度常年维持在 16-18 度(以实地为准),以地源为冷热源的地源热泵系统,不仅突破了传统空调系统的技术障碍,而且提高了空调的运行效率。
水源热泵: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水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2
与传统冷暖空调相比优势
热泵的技术脱胎于冷暖空调的压缩机-冷媒系统,而空气源热泵的 COP(热效能转换)普遍为 300%以上,即空气源热泵在日常家用制热、制冷时用电量约仅为空调的三分之一。
空气源热泵需要承受更高的冷凝压力和压缩比,带来了更高的热转换效率;同时为了达到更广泛适用的环境温度要求,空气源热泵各零部件性能指标要求更高。空气源热泵在系统除霜、使用环境、零部件、运行方式等方面与空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对零部件性能的要求更高,制造成本也相应更高。空气源热泵除了制冷供暖外,还可兼具热水和烘干等功能。
综上所述,热泵产品和空调系统相比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更高的采暖/制冷效率,更舒适环保的用户体验。
END
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均来自互联网及相关企业公众号,由小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