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是山东泰安境内的一个人口大县,那么大家知道宁阳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接下来这篇指南将告诉你答案。
神童山,这可是宁阳县人气最高的一座山,同时也是宁阳人民春季踏青的好去处,值得一去。
文庙,这是仅次于孔庙的建筑,每年一到祭祀时刻,就有全国各地的信徒蜂拥而来,香火十分旺盛。
琵琶山汶河旅游景区,这是宁阳县境内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旅游度假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人数接近百万人,客流量巨大。
灵山寺,具有传统宁阳特色的寺庙,宁阳居民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十分热闹。
宁阳县灵山寺,一座隐藏在山林的千年古刹
有这么一个想法,不知道您有没有共鸣,提及灵山寺,仅听其名,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至灵山大雷音寺拜佛取经的故事。所以,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便不自觉地与佛教的种种产生思想联系。现实也如人所料,此处真是一佛教道场。该道场曾一度香火旺盛,名满宁邑,成香客云集处。可岁月变迁,三十年河东河西,使得这处古刹日渐埋没,除一些家乡历史文化爱好者外,知道它的人变得寥寥无几。幸运的是此寺庙虽已消声,并未灭迹,位于部队大院的它,成为众多爱好者访古寻幽的佳地。
站在灵山脚下,感觉刘禹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便是对灵山的最好写照。海拔一百七十米左右的灵山在宁邑东部诸峰中确实算不上高耸,同皋山(位于宁阳县鹤山镇境内)般,孤峰独秀于宁阳一隅,后来寺庙坐落其上,便成了“有仙则名”的登高祈福处名扬乡里。当然,灵山的成名也不能完全归功于寺庙的建立,当年建庙的主持能选址此处,也许正因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景呢?不过,当时的景象已不可知,现在的灵山植被茂盛,尤以柏桧居多,四季常青的它犹如翠屏,秀出于宁邑之东。所以,寺庙和灵山,这二者并不能说谁成就了谁,而是相得益彰,才形成了今天的深山藏古寺,梯苔通幽境的画面。
宁阳灵山寺
灵山是温柔的,它并不险峻。能让攀登者能以闲散的心境漫步其中。走在山道上,一阵阵鸟鸣此起彼伏,少有人至的灵山成了白鹭的栖息地,我的到访惊动了它们,只见它们忽闪着翅膀盘旋上空,不断发出阵阵啼鸣。面对陌生人的突然到访,我想它们是惧怕的,或许这其中的一只是惧怕的,它的一声鸣叫引发了群体效应,使得大家都觉得危险来临,躁动不安。
灵山寺位于山巅,始建年代不详,据记载,在唐时便有,称“妙峰寺”,金代又称“寿峰寺”,如今又称灵山寺,名由人为,也由人改,其中原因很多,为避名讳者有之,重建更名者有之,灵山寺的数次更名不知何种原因,由唐至今,上千年的历史变化早已将其中缘由冲刷,留给后人无尽的谜团待解。
现今的灵山寺由三进院落组成,由山下拾级而上,迎面见一石洞,洞门条石发券,上方嵌一石匾,“石佛洞”三个篆书大字描红醒目。入得洞内,面积不甚宽大,正中凿有神龛、供桌,供奉神像一尊。此洞名为石佛洞,内里却不见石佛,若细看神龛内的凿痕,原因尚能猜知,或是特殊时期被毁,再或是流于他处,被私人供奉收藏。
洞门两侧有石阶向上,直达灵山顶峰,也就是灵山寺的前院,该处平坦开阔,除数棵柏树扎根于巨石外,略显空旷。当然,这空旷是现在而言,在一些石面上,仍然存有一处处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的凹槽。这么多的碑座!不难想象,盛时的灵山寺前院松柏苍翠,碑碣林立,游人登顶后置身树荫下极目远观,周遭景色尽收眼底,若遇文人雅士赏景有感,难免赋诗词于碑碣,留一篇佳作,交后世咏怀。明朝,官至内阁首辅的邑内名士许彬曾到此游访,见灵山景象,遂觉文思泉涌,一篇灵山胜迹挥毫于案上:
巑岏形胜小昆仑,北斗天高手可扪。一道金绳开济路,千年石虎护山门。漫空法语莲花落,阖殿香风贝叶翻。疑有真人曾挂锡,毗卢福地总堪论。
“漫空法语莲花落,阖殿香风贝叶翻”,想必当年的灵山寺是僧人聚集的,晨钟暮鼓下,他们端坐佛前,翻开那熟悉的佛经,轻诵于莲台下,寻悟禅机。带着这份浮想,走进中院,雕栏玉砌犹在,那法音早已化成云烟消散在四野。空旷的四合院沉寂无声,若非前贤的留诗,很难想到昔日僧侣云集,香火缭绕的繁荣景象。
灵山寺前院
灵山寺的中院是非常具有可赏性的,山门虽小,内里见有洞天,两侧墙壁绘有四大天王,这壁画历经百年,虽有剥落,却也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色彩淡雅,画工细致,为当年工匠们的精心之作,四大天王上方还绘有梅兰竹菊等小品装饰,饶有趣味。
灵山寺
山门两侧各为钟楼、鼓楼,四角飞檐,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站立跟前让人顿觉庄严之感。东侧的钟楼尚存楹联:“小楼曾建灵山寺,晨钟常传百姓家”。大殿面扩五间,殿前立有古碑一通,该碑虽有漫漶,整体文字读之尚通,记载了重修记事和善人名讳,为该院为数不多且保存尚好的一通古碑。看到这里,笔者不禁好奇,灵山寺千年来所积攒下来的这些碑刻命运到底如何,灵山高约一百七十余米,这些推倒或砸碎的条石会流往何处呢?
宁阳灵山寺
后院的格局很是简单,位于大殿后方,有一栋两层建筑,名曰玉皇阁,阁前有黑檀树两棵,树形奇特,扎根于石缝中,远观犹如古画造景般,意境深邃,韵味无穷。沿台阶上至阁楼二层,脚下石阶有花纹若隐若现,俯身细观,原来是由碑刻砌成,原来,前院中消失的那些碑刻有一部分用于此处,可惜,经过常年的脚踏,上面的花纹字口早已模糊难辨。
灵山寺大殿
相对于在历史冲刷下荡然无存的古建,灵山寺是幸运的,他经历了数次的兴衰,现今又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新修缮,依然矗立在灵山之巅,接受着四方信众的朝拜,也依然是宁阳名胜,吸引着无数文旅爱好者的目光。
本文作者:黄京京 山东宁阳人 中京实验学校教师
关注作者,宣传家乡文化,体验风土人情,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