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大地标建筑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安徽广播电视中心
安徽广播电视中心建筑结合了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现代的建筑理念,建筑布局整体平面造型如飞翔的凤凰,而立面灵感则来自于“龙”之精神,展现了安徽广电“升腾”之意,同时隐喻安徽“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形式简洁现代,富于动感。安徽广播电视中心大楼用篆书字体打乱书写有2.64万方安徽的地名、河名、湖名、山名等的汉字幕墙,体现人性化设计,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安徽广播电视中心是安徽广播电视台事业发展成就的有形标志,也是安徽广播电视发展实力和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安徽广电内在气质的真实写照。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龙图路666号
2、合肥市府广场
合肥市府广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南邻省政府,北靠市政府,既是合肥政治活动中心,又是合肥商贸、金融和交通网络中心。广场由周边的四条道路围合而成,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其中心广场净占地25000平方米,分地面广场和地下车库两部分,总投资1.1亿元,于2000年3月开始建设,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广场布局突出“一点三轴”,即以市政府办公楼为基点,引入体现合肥特色的“文化轴”、“科技轴”、和S型“自然轴”,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中心广场。市府广场已经成了合肥的地标性建筑,这里的不仅有高楼大厦,更有具有特色的广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3、天鹅湖万达广场
天鹅湖万达广场位于合肥市政务区中心绝版地段,是合肥标志性建筑物。广场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是合肥市新城区目前投资较大、规模较大、业态较丰富、档次较高的首席城市综合体项目。其中约18万平米的大型购物中心拥有万千百货、万达影城、大歌星KTV、大玩家*********等主力店,还有高端餐饮、电器商场、国际品牌超市入驻。约4.5万平米的室外步行街和沿街商铺,荟萃精致餐饮、时尚服饰、珠宝首饰等众多业态,此外还将建设约5.8万平米的双塔甲级写字楼、两栋约5.3万平米的多功能小户型SOHO,拥有8千平米的高档商务酒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南二环路3818号
4、渡江战役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巢湖之滨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规划场地成半岛状突出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纪念馆已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开馆以来,渡江战役纪念馆以其独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和红色革命题材展览吸引了各级领导、学校、青少年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作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不仅是合肥市滨湖新区的新地标,也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红色旅游的新典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
5、合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合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用地面积34.7万㎡(521亩),建筑面积15.3万m2,总投资约15亿元。包括一座能容纳60000人的主体育场、一座容纳 8000人的综合体育馆、一座容纳3000人的游泳跳水馆、一个三星级的体育宾馆及附属用房、室外网球场、室外足球场及热身训练馆、商业娱乐设施、五环喷 泉广场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政务文化新区
6、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距合肥市中心31.8公里。俯视整个新桥机场,宛若金色的展翅大鹏在江淮分水岭上昂首欲飞,既是一张代表合肥形象的新“名片”,也是安徽又一标志性新景观。机场航站楼外观呈现自然流畅的弧形整体造型,整个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局部夹层;布局长804米,最大进深161米,屋脊最高点30米;屋面采用金黄色的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面板,规律设置19排屋面采光天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高刘镇
7、合肥政务中心“双子座”
合肥政务中心这座大楼因为其对称的结构,而被很多市民形象地称为“双子座”。对称的双塔好像一本打开的书卷,代表合肥已经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座综合楼2003年8月18日开工建设,竣工时间为2005年12月30日,单体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这座大厦东、南、北被一条匡河包围,而匡河又与天鹅湖水系相通,象征着“框”住财富。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8、五里墩立交桥
五里墩立交桥位于合肥市区西部,在长江西路、屯溪路、合作化路的会合处,距离市中心2.6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标准公路立交桥,成为合肥市一环路上的壮丽景观。这座立交桥分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桥梁面积4万平方米,占地8.9公顷。五里墩立交桥投资2亿多元,如今它已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增光添彩的“树形 象工程”,也是合肥市迈向现代化大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也是合肥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之一了。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9、合肥南站
作为华东地区特大型交通枢纽之一,合肥南站客流峰值不断刷新,成为“美好安徽”文明形象的展示窗口。合肥南站的南北站房将采用徽派建筑的风格特征,整体简洁大气,典雅清新,同时引入四水归堂的设计理念,形成具有浓郁徽州味道又现代感十足的序列空间。合肥南站投入运营后,成为沪蓉、京福、淮南、宁西、合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形成以合肥南站为主要客运系统的新格局。合肥南站也成为继上海虹桥、杭州东站、南京南站之后的华东地区第四大枢纽站。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龙川路与望湖西路交汇处
10、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按照规划,展馆将靠场地中央布置,会展登录大厅作为项目标志性建筑,造型新颖、大气,会展展厅东西向设计了800米长的商业街,商业、娱 乐、休闲、餐饮等项目在此集中配置,形成具有滨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登录大厅前为可容纳1万人的大型广场,展馆南北侧为室外展场,室外展场面积16147 平方米,其中一期7968平方米。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展览面积较大、配套设施较齐全的会展中心之一,也称为合肥的一个地标性建筑。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新区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合肥6大网红“新地标”最新消息
安徽美术馆火爆了一个夏天!
好消息是除了安徽美术馆,
合肥又有一批新“文化地标”要来了!
一大波网红打卡地即将陆续上新,
快来提前了解一下~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
位于政务区怀宁路与翡翠路交口东北角的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目前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1%,外幕墙施工基本完成,下阶段将全力进行精装修、供电和大楼亮化施工等。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完工。
8月25日航拍的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位于政务区翡翠路与祁门路交口东北角,总建筑面积6579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297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818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阅读空间、智慧书库、童话半岛、展示中心、市民驿站、文旅走廊6大板块。
据悉,合肥市中心图书馆藏书总容量450万册(其中智慧书库350万册,开架书库100万册),阅览坐席3000座(其中阅读空间2400坐席,城市记忆馆600);预计年接待读者400万人次(1万人次/日均);年读者外借、预约借书、网约借书和城市阅读空间图书配送400万册;年组织开展阅读文化活动(活动、讲座、展览、培训、演出等)2000场次(5.5场次/日均)。
合肥市博物馆
记者从合肥市文旅局获悉,合肥市博物馆今年内将动工建设。项目位于东部新中心,今后有望以合肥市博物馆为中心打造国有与民营、综合和专题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广布局的博物馆集群。
合肥市博物馆效果图。
据介绍,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4A级景区为目标,合肥市博物馆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博物馆方案设计中。未来,这里不仅文化氛围浓郁,而且市树葱茏、市花馨香,通过大量绿植来自然调和场馆、展厅内外的环境,实现“满馆绿色满馆景”的愿景。绿植品种以合肥“市树、市花”为主,如广玉兰、石榴花、桂花,让参观者在享受绿色自然的同时,得到文化熏陶,追寻历史记忆。
值得期待的是,该项目还将融入高科技,将智慧化功能充分融入建筑设计细节中,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公共服务,让合肥市博物馆成为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地方。
合肥青少年活动中心
合肥青少年活动中心于2021年3月份开工建设,占地总面积约为123亩,斥资7.9亿元,预计将于2023年对外开放。
合肥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该活动中心位于合肥市瑶海区,是一个集科技展览馆、国防馆、传统文化馆等为一体的活动中心,也是一个集高新科技、文化艺术、造型艺术等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科技教育中心。而且该活动中心完工后,还将修建篮球场地、羽毛球馆等活动场地。
合肥冰雪运动中心
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合肥冰雪运动中心项目今年年底前开工,两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合肥冰雪运动中心效果图。
合肥冰雪运动中心位于骆岗中央公园内,东至锦绣渠(规划中),南至大连路,西至青海路,北至锦绣渠(规划中),占地面积约32亩。主要建设一个符合大众健身、运动培训需求的冰雪运动综合体,包括:一块标准冰场和一块非标准冰球场,可转换为短道速滑场、冰壶场、花样滑冰场等;滑雪道(单板、双板);冰雪体验区;冰雕主题展示区;综合健身场地以及相关配套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合肥冰雪运动中心效果图。
建成后的合肥冰雪运动中心,将会委托专业团队进行运营,兼顾青少年培训、对外开放、赛事活动等。在运营时间上,经过合理安排,既可以全天候对外开放,又可以在节假日、课余时间对青少年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系统训练。
骆岗音乐厅
记者从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骆岗公园音乐厅设计总承包已经完成,根据规划,骆岗音乐厅位于骆岗中央公园范围内,花园大道与青海路交口东北角,西侧与科创CBD隔路相望,东侧紧邻锦绣湖。拟打造世界级音乐艺术殿堂。
图源: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骆岗音乐厅设计将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科里科气、综合配套”的原则,以音乐艺术演出、交流、教育为主,是骆岗中央公园和全省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集中展现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综合竞争力,带动安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合肥城市记忆馆
建成于1957年的原合肥市政府办公楼曾是合肥市地标性建筑。2022年3月,老市政府办公区域正式启动改造,主楼南楼将作为合肥城市记忆馆对外开放。
据悉,南楼改造项目有望今年年底前建成开放。届时,合肥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合肥城市记忆馆寻找1949年—2000年合肥城市记忆。
基于现存建筑与历史背景,合肥城市记忆馆将打造以“合肥原点”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地标,重点聚焦1949年—2000年的合肥城市记忆。负责布展的设计师表示,合肥城市记忆馆以时代递进为主要线索,分为6大主题展厅,从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生活、教育和科创7个维度全方位展现合肥风采。
8月25日,合肥城市记忆馆施工现场。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作为新型沉浸式展馆,合肥城市记忆馆将引入数字媒体技术,如全息扇形屏、光影沉浸式秀场、数字化交互系统、VR视觉等,亲历合肥这座城市的变迁。未来,合肥市民和游客们可以在馆内体验虚拟互动、沉浸游览、场景漫游、主题游玩等。感受合肥老城过往岁月,体验合肥不同时节的街巷文化;感知合肥城市政商文的精粹所在,通过互动游戏装置身临其境体验经典文艺作品、庐剧,学习合肥方言、非遗项目等。
(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