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是世界性的节日,在我国主要是汉族以及畲族等少数名族的节日,其中畲族的丰收节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汉族的丰收节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过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白糍、油糍,杀鸡宰鸭,晚上青年男女还会唱山歌。
1、畲族
丰收节是畲族的节日。畲族丰收节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期间,此时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粑、送月饼,结婚外嫁的子女也会回家,并给父母带来面、肉、包饼等礼品。
2、汉族
丰收节是汉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节日。汉族丰收节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此时正好将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收获完毕,处于农闲阶段,此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美食,供来往行人以及亲朋好友享用。
3、节日介绍
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农历的秋分时节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此期间,江西婺源篁岭村的村民会在自家房前屋后晾晒农作物,表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庆祝,人们将这一习俗称为晒秋。
丰收节是什么意思意义介绍 丰收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丰收节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具有当代意义,其文化传承意味更加浓厚。一方面,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
同时更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这从某种程度上,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
设立丰收节的三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引起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二是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丰收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丰收节具有很大的广泛性,不是特指哪一个民族的。丰收节,是世界各地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把秋分节气这一天定位丰收节。
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在南印度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
高山族的丰收节,是台湾原住民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祭典。在节庆期间,除歌舞聚宴外,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化展览、游艺活动等。丰收节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