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首都是在洛阳还是在西安:唐朝首都在长安武周首都在洛阳

人气:465 ℃/2024-11-20 02:48:46

唐朝国祚289年(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大唐的首都一直都在长安。李家的儿媳妇武则天篡夺李唐天下定都洛阳,称武周,国祚15年。

大唐有21位皇帝,19位埋葬在关中平原,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即关中十八唐帝陵。

唐朝皇陵选址有六原则:

1、就近原则,也就是皇帝的陵墓不会离首都很远,这主要是便于后人祭祀。

2、依山傍水,我们的祖先总结了许多包含智慧的生活经验。其中,在有山川的地方建立定居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风水理论中依山傍水的由来。

3、察形观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使中国人对天、地、生命有着独特的看法,特别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去调查,这也即是所谓的“察形观势”准则。

4、土质检验,许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现在已成为旅游胜地。不难发现,这些墓葬普遍具有风景秀丽、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植被丰富的特点。也即是说,这儿的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对比优秀的。

5、注重整体,《葬书》中讲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理论就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把天地万物都当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

6、因地制宜,《周易大壮卦》说:“适形而止。” 这本来即是咱们古代先民依据环境的客观性,采纳适宜于天然的日子方式的表现。依据实际状况,采纳切实有效的办法,使人与修建适宜于天然,回归天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也正是风水学的真理地址。

综上“就近原则”所述可见,唐朝的首都一直都在长安,而不在洛阳,就连创立武周朝的武则天,驾崩后也葬在了长安乾陵。

还有一点也是洛阳自媒体引以为傲的“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我不反对北邙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是北邙山上葬的都是有钱的商贾和割据政权的短命小朝廷,如果不服,请洛阳自媒体举出几个葬在北邙山上的唐朝皇帝,这样才能服人,才有说服力。

洛阳自媒体声称的“隋唐洛阳城”是不符合真实历史的,是洛阳自媒体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投机取巧的行为,是碰瓷长安,是借光长安。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