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休眠一般是通过睡眠来避开生长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便更好地萌发和生长。比如,苹果树的种子休眠是为了避开漫长的寒冷冬季,仙人掌种子休眠是为了躲避沙漠地区的干旱。
种子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限制发芽,比如不透水的种皮,限制水分和气体进入的蜡质层。这些休眠的种子必须通过大自然的作用来分解、消弱种皮组织,增加其通透性,比如,利用冬季的低温,被动物吞食后经消化作用来解除其休眠等。
科学家甚至找到了 2000 多年前海枣树的种子,解除休眠状态后,它依然能够发芽生长。人们正是利用种子的休眠特征来保存种子的,在干燥、低温、无氧的环境下种子能保存很长时间。比如,为了防止植物因天灾人祸灭绝,挪威在距北极点约1000公里的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建立了一座世界末日种子库。这种种子库可以贮藏100多个国家1亿多种种子,能在零下 18 摄氏度下的低温环境中保存几百年。
甚至俄罗斯科学家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提取3万多年前的柳叶蝇子草种子的活性胚芽,让这种草得以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