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期中考试。有些学校为保护孩子的隐私,不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次。因为没有名次参考,许多家长缺少判断孩子在班级、级部的名次的依据,特别是要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孩子,更加感觉不方便,有些家长也会“另辟蹊径”,与任课教师“背地里”打听孩子在班级里的名次。那么,是否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判断孩子成绩的名次?
1、直接通过学校公布的汇总成绩
虽然对孩子的成绩不排名次,但是,有些学校依旧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统计,班级或级部将所有学生的成绩汇总在一起公布,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与公布名次没有什么区别,家长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2、分数段等级统计找依据
有的学校会公布各分数段内的学生人数,通常是五到十分做一个档位。家长完全可以通过比对档位成绩,大致判断出自己孩子的成绩所处层次,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数段内的人数,大体推算出孩子能否顺利升学:查询出孩子所在学校历年成功升学的人数,基本可以有大致的结论。
3、孩子的单科成绩与班级平均成绩比较
有些老师在家长会时,会将班级里每一科的平均分数向家长汇报。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将孩子的成绩与班级的平均分数做横向比对:把平均成绩视为中游学生的水平,超过平均成绩,说明孩子的成绩在中游以上。
如果孩子的某一科成绩低于班级的平均成绩,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决定孩子考试层次的“高度”,不是最好科目的成绩,而是最差科目的成绩。因此,一定要对考试不理想的科目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不过,由于班级实力有高有低,这种方法只是“粗暴”地对孩子成绩的层次高低进行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判因素”。
4、与中高考分数线类比
每年中高考结束后,都会公布分数线。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家长可以在孩子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降低一定的分数,与中高考的分数线进行比对,无论是超过,还是压线,或者低于分数线,都可以早做计划,做好应对。这种方法是判断孩子成绩层次的最好方法:因为考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而升数名额有限度,所以,直接与中高考分数线比对,可以得出孩子是否“达到升学标准”,这样的结论更有参考意义。
其实,班级名次的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孩子所在班级的实力与其它班级存在差距,孩子所在学校的实力与其它学校之间都可能存在差异:同一学校的C班(平行班)中上游成绩,远不能与B班(又称实验班)的中游成绩相提并论;普通学校的B班成绩,未必能强于重点学校的C班成绩。
家长更需要理解名次反映出的本质: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升学分数线的范围。因此,即使学校在考试后不排名次,通过这四种方法,家长也可以比较有效推断出孩子的成绩层次,做好下一步的应对。当然,家长也应当适度淡化“唯分数论”的想法和做法,寻找合适的方法,更好的提高孩子综合能力。如果您还有好的方法,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