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什么没有给岳飞写诗?岳飞精忠报国千古传颂

人气:204 ℃/2024-11-09 02:26:32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气势磅礴,饱含爱国热情,忧国忧民,表达了驱除胡虏、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这首充满豪情的励志诗篇,千古传颂!

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扬。

李清照作为同一时期的宋代杰出词人和文坛巨星,为何我们翻遍她的诗词,没有找到有关岳飞的痕迹?这是属于偶然行为,还是刻意为之,背后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本文十里春风将进行深度分析,揭开你心中的疑惑。

黄晓明版岳飞


1.从生平分析,岳飞和李清照是同一时期的人物,李清照不可能不知道岳飞。

岳飞,生于1103年,卒于1142年。岳飞39岁被奸臣秦侩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于“风波亭”,一代抗金英雄陨落星空。

秦桧,1090年-1155年,他是奸臣的代名词,害死岳飞的千古罪人,至今受到世人唾骂。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出身于书香门第,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从年龄上分析,李清照比岳飞大19岁,比秦侩大6岁。岳飞39岁被害的那年,李清照58岁。又过了13年后,李清照去世,71岁!

所以,年龄仅仅比岳飞大19岁的李清照,可以说是岳飞的前一辈人。

岳飞剧照 黄晓明饰演

岳飞作为当时的抗金名将,在抗击金兵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管是南宋朝廷,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知道岳飞的英雄事迹。岳飞1130年收复建康(南京),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二次出师北伐,收复河南失地,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几乎就要直捣黄龙。他的战功,无人可及。

岳飞是当时响当当的军队成名人物,是大将军,受到南宋世人万众赞扬,属于“流量明星”,李清照不可能不知道!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李清照对于这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熟视无睹呢?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为什么从未提及过岳飞呢?

李清照画像


2.岳飞被害,秦侩当权,把持朝政和舆论走向。岳飞冤案被平反,是在岳飞死后的20年后1162年,而此时李清照已经去世7年。

秦侩剧照

可以想象,秦侩作为宰相,权利炙手可热,一手遮天,把握舆论走向。

岳飞死后,秦侩飞扬跋扈,权倾朝野,1147年高宗赵构封其为益国公。朝廷之中,曾也有忠义之士,上书指责秦侩罪状,都被秦侩打入监狱,或者发配流放。

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敢为岳飞的冤屈伸冤,属于普遍的现象。奸臣秦侩把持舆论走向,认定岳飞就是拥兵谋反的罪人。

作为一介女流的李清照,即使明白岳飞之死属于冤假错案,估计也不敢公开为岳飞鸣不平。

直到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后,降旨为岳飞“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岳飞的冤狱终于得以平反。

而此时,距离秦侩死亡1155年已经过去了7年。李清照于1155年去世,她并没有机会看到岳飞被平反的一天。所以,在官方承认岳飞被害属于冤假错案之前,她选择明哲保身,装聋作哑。也就是在岳飞死后的13年中,李清照在诗词中只字未提岳飞的事迹!

岳飞


3.李清照属于婉约派女词人,更多关注的是儿女情长,她是一个风流才女,爱喝酒,喜赌博,个性很特别。也许她并不爱国!所以,她对抗金英雄岳飞很漠视。

说起李清照,她的诗词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的诗词中大多反映的是儿女情长,爱恨缠绵,忧思情结,几乎没有爱国诗篇。在她的身份标签中,没有出现“爱国诗人”的字样。

李清照塑像

当国家出现动乱,民不聊生,或遭遇外敌入侵时候,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理应提起笔杆,表达爱国情怀,谴责战争,忧国忧民!比如唐代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多数的诗篇体现了浓郁的爱国情怀,所以杜甫是值得世人尊重的一位诗人。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的诗词呢,风格一概都是儿女情长,缠绵悱恻,表达个人的忧思!诗词中不乏大胆地抒发女性情怀,堪称风流才女一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一剪梅》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前期多写其悠闲的感情生活,抒发个人情感,闺中之乐,相思之情。后期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于是多悲叹身世漂泊,情调极为感伤。

李清照是一个敢于追求自我幸福的女性,她一生有2段婚姻和感情经历,50岁再婚却遭遇婚姻骗局。一生追求幸福,却为情所困,伤痕累累,这方面考虑得多了,估计对于“忧国忧民”这样的事情就很漠视了。

另一方面,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封建女性,她的自由思想让你大跌眼镜:爱喝酒,爱赌博,狂放不羁的性格。即使是在亡国之时,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大胆猜测,李清照并不爱国,并没有“亡国恨”,所以,尽管经历了“靖康之耻”,这次事变给宋朝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和毁灭性打击,国破山河在......但李清照心中没有太多的“家国情怀”,她对于救民于水火的民族大英雄岳飞选择性漠视,在她的诗词中,选择性过滤掉。


4.李清照和秦侩是什么关系?答案很意外,她和他是亲戚关系。

李清照的外祖父是北宋权臣王珪。他是三朝元老,封郇国公,官至宰相,属于北宋时期的官场风云人物。王珪的长女嫁给了文人李格非,后生下了李清照。

王珪的儿子众多,其第四子王仲岏之女,嫁给秦桧为妻,称为王氏。因此,秦侩就是王珪的孙女婿。王家地位显赫,据说,秦侩最早是入赘王家,是上门女婿。

由此可见,李清照和秦侩的妻子是表姐妹关系,秦侩是李清照的表妹夫。

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精忠报国的岳飞,只要是明白的人,都知道其中的猫腻,毕竟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岳飞是被冤枉的!岳飞被害,与秦侩的夫人王氏,也有一定的关系。

时至今日,岳飞庙里,作为千古罪人的秦侩夫妇的跪相依然存在,其中的妇人就是王氏。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李清照一生中,诗词中从未歌颂岳飞的丰功伟绩,从未替岳飞鸣不平或伸张正义,对于岳飞的冤案选择性禁声,视而不见,原来是有理由的:因为她和秦侩夫妇有亲戚关系。

秦侩夫妇跪相

如果亲戚关系很好,自然要偏袒,李清照当然不会“大义灭亲”,不会歌颂岳飞,不会指责秦侩。

即使亲戚关系不好,慑于秦侩的显赫地位以及乱世处境,李清照也不愿自己跟自己找麻烦,所以索性在诗词中从来不提及岳飞。

以上三点,就是李清照对于同时期“流量明星”岳飞只字未提的原因吧!

关于李清照和秦侩的亲戚关系,有没有惊讶到你呢?你怎么看?

 

坚持原创,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请关注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