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肉圆子猫妈!
倒春寒刚过,阳光又明媚了起来,这时候各种花骨朵都伸着懒腰,枝丫上挤了出来!
正所谓“三桃花红十里”,加上今年春回早,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片花海了!
什么?你说你们那里的桃花还没开?那就快和猫妈一起,从诗里感受一下鲜妍明媚的桃花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清新烂漫的状物诗——《桃花》。
桃花
周朴(唐)
桃花春色暖先开,
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
殷红片片点莓苔。
第一句诗人告诉我们:“桃花春色暖先开”。春天里桃花最先感受到暖意而恣意开放!
桃花,一直被古人看做春的象征。例如在《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给了桃花春天代言人的身份。
既然桃花代表了万物复苏的春天,那自然样貌也是“满树和娇烂漫红”,惹人垂怜。
所以才说“明媚谁人不看来。”这里的“来”属于语气助词。这么娇嫩可爱的桃花,天下又有哪个人不爱看呢?
前两句可以说是给了桃花极大的赞美。
然而后两句,诗人却没有继续正面的夸赞桃花,向上的风格也急转直下。“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正在众人赏花之时,忽然一阵狂风起,辣手摧花,把花瓣吹从枝上吹落,仿佛扬起了漫天的花瓣雨。
层层叠叠, 原本通透粉嫩、薄如蝉翼的花瓣被吹落在青苔之上,却也失了本来颜色,变成了“殷红”,也就是颜色发暗的深红。
读到这里,诗人的伤春之情就呼之欲出了。
所以,用一句话总结,这首诗描写的对绚丽桃花被风吹落的惋惜之情。
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猫妈之前说过,中国古代诗词被两股神秘力量把持,一个是悲秋,另外一个就是伤春。
相对于伤春,悲秋更容易理解,因为是悲秋实际上就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但伤春,猫妈觉得更是一种超脱外物,存在于精神世界的共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等等的伤怀,都是源于敏感的心灵对于未来某一项必然结果的提前感悟。
正如四季交替,生老病死同样是世间轮回不可违背的规律,何不学习晏殊一般“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呢?
欣赏每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然后去用力记住他,这才是一样东西来过世上的证明!
好啦~今天的每周一诗就到这里!
喵个拜喽!
图:来自网络
文:猫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