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的高校,这类大学,火了

人气:365 ℃/2024-02-11 05:17:03

当万千大学毕业生还在因为考研、考公、找工作大呼“内卷”的时候,有一类学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一抢而空,甚至提前两年被“预定”。每个同学手上有2到4个offer,最后的结果就是,来校招聘的企业全部没有招满,甚至空手而归。

日前,“职校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中国不缺大学生缺技术工人”的话题引起全网讨论。截止目前,该话题阅读量已超过2亿次。

技能人才,需求强烈

学生还未毕业就被抢空,许多职业院校面临着相似的“困扰”。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我国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

近日,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58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最新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在用人市场,由于缺工问题愈发凸显,相关技能人才的薪资水平因此水涨船高。据上海市人社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上海市技能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平均工资,比全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高9%和16%,比普通管理岗位人员(如:文秘、办事员、后勤管理等)中位数工资分别高出11%和37%。

图源:央视财经

与技工“缺口”不同,本科生学历正在因为供过于求而不断“贬值”。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约有590万大学应届毕业生需要在市场化机构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下降7.1%,求职的需求却上升了35.2%。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使得好单位的学历要求“一山更比一山高”。

由于就业市场的“内卷”,不少人选择用读研缓冲就业压力。近年来,考研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从2017年首破200万大关起,到2021年已经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逆天的106.8:1,绝大部分人成为陪跑者。

职业教育,政策利好

如今,企业“用工荒”和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存在。正是这种矛盾,将职业教育推向台前。近两年,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释放出的信号,似乎都是职业教育的重大利好。职业教育火热升温,迎来了发展风口。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这一文件的发布,宣告职业教育由此进入爬坡过坎、提质培优的历史关键期。

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2021年12月8日,为进一步完善学位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明确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日益凸显。

一系列政策推出,足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这种趋势下,未来,职业院校或将迎来更多政策红利。

职业院校,大有可为

长久以来,对于许多人来说,在职业院校学一门技术,是“未曾设想的道路”和“不得不的选择”。现如今,一些职业院校可能早已不是我们偏见里的样子。

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刻板印象,该被打破了。

图源:央视财经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了方便相关专业的学生们研究学习,学校斥巨资购买了一架飞机。同样作为教具的还有一节真实的地铁车厢。

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专业认知第一课的教学地点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一架CRJ200型客机的机舱里。从认识飞机的构造、基本原理、设备功能,到介绍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成就,教师的讲解细致生动。天津机电职院机械学院院长张文健表示:“我们希望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帮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了解职业要求,明确努力方向。”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实践,更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高职‘双一流’”

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被称作“高职‘双一流’”,旨在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按照2022年、2035年两个目标节点,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将会分别实现“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两个目标。

这也意味着入选的高职院校将会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随着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高校纷纷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2021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公布首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和一众高水平大学同框。

职业本科试点

近两年,为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国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22所高职学校“升格”,继续保持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和特色,开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改革试点,培养高层次职业技能型人才,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提供了新的教育类型。

22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名单中,有21所为民办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民办职业本科学校,1所为公办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公办职业本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具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可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也将积极担起“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进而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观念是前提。需要意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

今年是中国教育重塑格局的一年,在政策、资本的不断聚焦和学校的积极作为下,“职校教育”成为年度关键词之一。不断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和本科职教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职校学生通过“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走入大学。

职业院校“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期待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从职业院校中走出,凭借过硬技术,实现个人梦想!

本文由青年湖南综合整理

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源|软科

组稿|豌豆 校对|柳冰冰

初审|彭亚 复审|刘新星 终审|廖成伟

点分享

点收藏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