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吟唱 元曲中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人气:318 ℃/2024-05-09 08:20:25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前两天品读了白朴的四首《天净沙》,觉得白朴的写景小令格调清新,意境悠远,语言凝练,诗情画意。

今日品读关汉卿的小令,说实话,顿觉有失清雅,非我想象之中的大家手笔。但是仔细琢磨一番,觉得另有一番韵味,挺有意思的,所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整曲来看,二人风格迥异,语言的运用各具特色,意境营造或者说物象、景象、人象的选取也各有不同,描写手法各取所长。

关汉卿被称为“曲圣”,穿梭于上层社会。其词作语言流畅,直白通俗,自然典雅,行文流畅,惜字如金,情感深沉炽烈,蕴藉含蓄。长于人物心理和形象描写,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令人心碎怜惜。笔者斗胆猜想,此小令当为杂剧中的对白,故而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似乎与真正文学意义上的小令相去甚远,文字加工痕迹少之又少。

而白朴则终生未仕,游走于山水市井,故其曲不如关汉卿名盛。但与元好问的交往,却使他的文采见长,功力非凡。作词清新绮丽,意境悠远,且好以古写今,常出新意,重于意境,工于用词,这一点确实比关汉卿略胜一筹。

这些特点,从两首小令中一眼就能看出来。

白朴重写景,重意境,更以语言高雅凝练见长。《天净沙·春》中,春山、暖日、和风,开头一句,堆了三个物象,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盛景当前,惬意自然,舒适闲散。让人顿觉轻松。整首小令28个字,景物共有13种之多。看似景物或景象堆积,但细心品读,却让人喜上眉梢,毫无不适感。无一字写喜悦之情,字里行间浸润的是灿烂春光带给人的喜悦欢快。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大家。

相比而言,关汉卿的《大德歌·春》确实差强人意,远不及白朴的小令那么意韵深长,其在舞台上表演唱白的成分更高,适合雅俗共赏。《大德歌》所用词藻则普通到口语化,读起来也是远不如白朴的凝练绮丽。这首小令,更像是闺中怨妇睹眼前景,思远方人,情不自禁的心理念白。语言直白,景中带怨,情感真挚,让人为之动容。

从以上缘由来说,笔者认为可以把二者看做“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不知大家是否认可这一说法?敬请斧正!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