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金秋菊黄蟹正肥 ,从寒露到立冬,是太湖蟹大量上市季节。 螃蟹可谓是人间美味,素有“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为第一”的美誉。 “含黄伯”就是指这金秋时节的螃蟹。九月雌蟹,黄满丰腴;十月雄蟹,黄白鲜肥,所以说吃蟹不在于雌雄,而在于它成熟的季节。
随着十月的到来,螃蟹也成了人们餐桌上不可少的美食之一。这段时间的螃蟹,不仅是蟹肉饱满,蟹黄丰腴,而且具有淡淡的回甘,所以现在这个季节是吃大闸蟹最好的时候。
大闸蟹有公母之分,一般母蟹相比公蟹要小一些,这两个,左边的是公蟹,右边的是母蟹,母螃蟹的腹部呈圆形或椭圆形,公蟹的腹部为三角尖形。公蟹吃的是蟹膏,母蟹吃的是蟹黄,一般母蟹比公蟹早熟,所以9月吃母蟹,10月吃公蟹。
那么怎么来区分太湖蟹和其他螃蟹的区别呢,可从"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体壮"这五个特征入手,白肚,就是蟹的腹部这个地方呈白色,肚脐凸出来的,一艘都膏肥脂满;凹进去的,大多膘体不足。
再看壳,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都为肉厚壮实;壳背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另外一点就是看足上的毛,是不是呈金黄色。
因靠太湖而居,太湖的大闸蟹从小到大可没少吃,太湖大闸蟹最经典的吃法就是清蒸,清蒸大闸蟹保留了蟹原本的味道,肉质清甜鲜美,最美味又最为简单,蒸螃蟹看似很简单,许多人却蒸不好,蒸出来的螃蟹不是蟹黄流在外面,就是蒸出来的螃蟹不鲜美,因此,我们在蒸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只有做对了,蒸出来的螃蟹不仅蟹肉肥美,蟹黄不外流,而且还能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一起来看看吧!
【清蒸大闸蟹】【材料】:太湖大闸蟹6只,老姜1块,醋适量
【做法】:把买回来的大闸蟹用干净的牙刷把蟹全部刷一下,特别是毛脚的地方,然后把蟹肚朝上放入巧 釜低 糖电饭煲的甑子内,在上面码上几片老姜,可以去腥。蟹肚朝上,蟹壳可以很好将蟹黄给接住,不会外流,这是正确做法之一。
电饭煲的三脚釜中加入最低水位线的清水。隔水清蒸,就是说锅中的水在烧开沸腾的时候,水是不会碰到大闸蟹的,主要是靠水蒸气来蒸螃蟹,这样做营养不会流失。
将三脚釜和甑子一起放进电饭煲内。
盖上盖子,选择“蒸肉类”功能开蒸,沸腾后显示屏开始显示倒计时20分钟,当倒计时到10分钟时,按取消键,再焖2分钟。
时间到,就可以打开锅盖,鲜美肥嫩的大闸蟹就可以出锅啦。冷水上锅,这样做可以防止螃蟹一下子接触热气乱动而导致蟹腿断掉,这是正确做法之二。
接下来就到吃蟹的幸福时刻了。螃蟹是寒性较重的美食,一只河蟹里面寒性最重就是内脏,千万不能吃,那么到底哪些部位不能吃呢?它们分别是蟹胃、蟹腮、蟹心、蟹肠。吃螃蟹时一定要先把这些去掉才开始吃,那么这四个部位分别又在什么地方呢,接着往下看。螃蟹蒸好后先把捆着的绳子解掉,然后把肚子上的盖掰开,蟹肠就在这个部位,蟹肠是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先要去掉。
蟹腮俗称“ 蟹眉毛”,在蟹身上的两排灰色扇状软绵绵的组织就是蟹腮了。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统,也不宜食用。所以也要把它去掉。
蟹心是一个白色的六角形,它位于蟹中央一块黑色膜衣下。螃蟹的心,极寒,不能吃。
蟹胃俗称“ 蟹尿包”,在其背壳前缘的中央,是类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泥。
这四个部位既脏又无营养价值,还易引起食物中毒,去掉蟹的这四样东西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蟹肉既肥美又很嫩,渗着汤汁又鲜又香,每一口都充斥着口腔,好吃到不肯放手,满满的膏黄,吃上一口真的太让人满足了。
【小贴士】:
1、清蒸大闸蟹用冷水还是用开水蒸,正确的做法就是冷水上锅,这样做可以防止螃蟹一下子接触热气乱动而导致蟹腿断掉。
2、蟹肚朝上还是朝下,正确的做法就是蟹肚朝上蟹壳可以很好将蟹黄给接住,而不会外流。
3、螃蟹性寒,蟹胃,蟹心,蟹肠,蟹腮这四个部位一定要去掉后再吃。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我是美食原创作者,您的点赞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您喜欢,请多关注我,我们一起讨论做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