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触手可及,而且几乎无门槛的使用,这才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也是科技进步生生不息的结果感召。
三月伊始,我们的朋友圈就开始沸腾了,老马家那几位齐上阵,一本正经的小马哥、满嘴跑火车的马斯克、满嘴跑车的马老师、不姓马的巴菲特等九个大佬,在同一框架内一起唱起了那首《蚂蚁牙黑》,而且表情、嘴型和眼睛转动都是出奇的一致,表情轻松、眼神挑逗、整体表演俏皮,让所有人大呼过瘾,平时见不到大佬们的B面,今天可以一网打尽。
如果只是看看大佬们,那也就如同看三级片似的,顶着裤子的那股新鲜劲儿过去了也就过去了,阿凡达不同的是你还能自己撸起袖子亲自下场,把自己的照片直接导进软件,然后出来你自己的俏皮的视频,不管是蚂蚁牙黑还是自己牙黑,反正不黑就不好玩。
我们在尽情的娱乐自己的同时,我们还能弥补更多的内心的遗憾,有的人就把自己父母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通过阿凡达软件,让自己年轻但久远的父母,在黑白底色的影像上,轻松的唱起现代的流行歌曲,做起了俏皮的表情,让曾经在时光流逝里的青春重新活灵活现,虽然我们也知道这是假的。
阿凡达软件神奇的方面就是它能通过深度算法,在不破坏你任何特征或者面部的情况下,让你的面部表情动起来,在科技面前,我们时时刻刻都给以一个大写的牛逼表示感谢,远比之前所谓的ps要强得多。
当然,大众一片狂欢的背后,阿凡达软件迎来的是下架的命运,原因嘛,语焉不详。
就如同菜刀一样,固然是能够让柔韧的、坚硬的各种食材按要求切开,但是,同样它也是凶器的一部分,汉阳造三八大菜刀。
那这款阿凡达能通过一张照片就能让这个人面部动起来,跟真人一样,那么现在的各种软件尤其是银行的面部识别检测就如同虚设了。
对着屏幕,张张嘴,摇摇头,上下抬头,念出屏幕上的数字。。。相信当下的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就因为这个人脸识别,这款软件的命运就是下架,而不是别的人脸识别软件的提升或者进步。
科技,就是这样让你猝不及防。
阿凡达的深度算法能把人脸弄得跟真的一样,其实,这可能才真是让人类更好的进步。
例如,中国的中医,给人治病既要靠知识积累又要靠经验积累,然后还要有判断,所以,名医和庸医在本质上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对人体的认知一切都来源于个人的判断,这种优秀的判断,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根本不能形成一套固定规范的标准而让人套用。
现在的人去医院,也是很苦恼,不管你是什么病,挂号看医生,医生就给你开一通检查单,验血验尿核磁共振,就差来颗核弹把你报销了,然后通过检查结果来判断你的病情。
至于是不是这个病跟他没有关系,他只能通过检验结果指标来判断,根本不会有望闻问切的经验,一点私货都不带,至真至纯。
我前段时间因为腰疼去人满为患的垂杨柳医院,我说可能是因为肾结石,医生倒也挺好,直接开B超单,意想不到的是B超室说要排到一个星期以后才能做,我问医生,那我疼死了该咋办,医生自信的告诉我,不会的。
因为出差没有按照预约去做检查,结果还需要重新预约,差不多半个月后终于做上了,正如那位医生所说,我没有疼死。
但是,最后检查结果不是肾结石,但是,是什么病医生也不知道,医生说那就继续开单子检查吧。我一听,只好拿着医生开的检查单回家了,不做了,就在家疼死吧。
这就是医院司空见惯的场景吧,在这方面,可以完全鄙视一下西医,我们中医一定会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帮你找到毛病的根本。
中西医之争,因为各自的优势,所以,就没有结论,只能继续争论。
如果按照阿凡达的技术路线,那接下来可以全方位来改造中医,例如号脉,就再也不怕男女授受不亲的嫌疑,因为通过阿凡达的深度学习来判断。
针灸也可以通过阿凡达的方式方法更精准的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接下来扎针的解决方案,通过扫描获得患者的身体数据,例如身高体重骨骼脂肪皮肤的立体指数,包括中医强调的经络和穴位也能精准定位出来,然后用3d打印打出来一个专属的模型,并把所有的银针固定位置,患者或站或坐或躺,让模型重合,银针按照设计位置进入身体,达到了针灸的效果,让传统的中医通过人工智能获得了新的辉煌。
或者,通过深度的学习和计算,得知人体内部问题,然后通过台像核磁共振机器一样,激光一扫,就如同芯片光刻机,迅速的把人体内各种问题解决,人体的疾病就消失了,相信这应该不是科幻,而应该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就应该能变成现实。
玉姐2021年3月7日与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