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试试的话就试试,我知道的身边朋友确实有一个月上岸的。
我第二年上岸,其实也就备考了不到两个月,最后行测68,申论77入面。
我那时候还是在职备考的,每天复习时间也没有多少,感触最深的有这四点:
1. 别盲目刷题
一个月的时间实在有限,不要把大量的时间都再拿来刷题了,学会抓重点最重要。
当时我第一次备考没有什么经验,也是跟题主一样,直接把自己陷到题海战术,最糟糕的是我当时还先做的行测。
当时我入的华图5100,书一到拿着就开始狂刷题,结果当时马上要考试了,我申论就完整做过一套题,行测零零总总写了有将近20套题,到考试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结果最后行测考了57,申论考了63。
当时考完就后悔了,自己那么傻怎么把本就不多的时间都留给刷题了?要是多看看课,学点儿行测做题技巧,学会整理申论题目的要点,也不至于这么狼狈了。
2. 行测有舍有得
因为当时的工作真的很忙,所以第二次备考又是很慌张。不过我已经提前开始操心了,这次决不让自己再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因为上一年有经验了,我就知道自己行测哪部分比较差,感觉自己实在搞不明白的推理判断题,自己直接都放弃了,很显然最后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成绩。
其实行测的备考不必要面面俱到,就是时间来的及,我也不建议对着自己的薄弱项死磕。毕竟公考考的是你的思维能力,不是你提前准备的巨多背题练题功夫,掌握住关键的就能拿分,实在掌握不了的,适当放弃才更明智。
3. 得申论者得天下
觉得行测比申论重要、行测更好提升的小伙伴,都是被自己的错觉给骗了。
行测东西多是真,但是需要背的多是假,掌握技巧就能拿分也是假。毕竟行测的题灵活度太高,出题面广,那么多道题总有你不会的,就算在上面花费再多精力,可能最后做题的时候还是浪费时间,一道题又没多少分,最后还是没什么希望。
申论就不一样了,本身就没几道题,分值比较大,而且还都是围绕共同的材料展开的,只要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想提升分数就很容易了。当时我备考的时候看了汤可七套卷,之后又做了不少真题,申论一下子就提升10多分。要是行测想多拿这么多分,起码要多做对15、16道题,要掌握不知道多少知识和技巧才行,绝对不划算。
4.入对行很重要
选个好考的职位真的太太太太重要了!!
我那个一个月考上的朋友,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下属学科,你看看报名表就知道适合她的职位有多少个了,完了她又是党员,还有研究生学历,当时报考的那个岗位招2人就50多个人报名,你想想也知道竞争力跟你报个三不限,1恨不能比500的竞争率比都没的比。
每年最好报名的都是中国语言文学、法学、财经类,基本上这些文科专业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我们理科生只有羡慕的份。
建议你报职位的时候,先找有没有符合自己专业的,再找卡其他要求的,总之卡的要求越多报名的就越少,你的机会也是越大的。
不过如果你真的只能报三不限,也不要太灰心,毕竟限制越多越符合条件的人,优秀的也更多,其实压力也不见得小,光看数据也不能完全就说明一切,保持乐观心情去备考就行了。
接下来具体分享我短期备考的经验,一定要睁大眼睛仔细瞧好,记得点赞哦!!
我的备考资料
行测资料
教材:华图模块宝典
很多人都在用的教材,我感觉真的特别适合零基础小白看,行测每个模块一本,共五本,里面的知识点讲的特别详细,而且每道题都配有一个二维码,直接扫码就可以听讲解。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最后这些书肯定是看不完的。但是没关系,你只管看,挑你擅长的模块,最后能多得分就行了。
网课:粉笔冲刺班
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系统班了,980的肯定是听不完,能听个冲刺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个课我连续两年听,感觉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老师也算能精简的都精简了,没有特别拖沓的内容,适合短期用。
练习:粉笔APP
练习题我只推荐粉笔的这个,粉笔以前就是专门做题库的,用手机刷题还是快。这套题都是历年真题分知识点整合起来的,所以题的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解析也是也比较靠谱。不想买书的就直接在粉笔的app上刷,可以帮你省下一些钱,如果不差钱的话直接买全套就行了。
申论资料
教材:半月谈的范文宝典
这里面有很多范文儿都是对考试非常有帮助的啊,还有具体的对文章的分析结构,如果实在是不理解的,可以看具体的分析内容,都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啊,教材的后面还有一些素材的积累,可以背一背,考试的时候也能用上。反正我个人挺喜欢这套教材的,比较实用。
网课:汤可特训七套卷
一听课就知道老师对卷子的分析非常到位,对每个考题的烤点把握的也很精准,每次听完课之后,我把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一个总结,后面感觉收获很大。汤大大带着我把得分要点都理清楚了,自己答题的毛病听完课改了很多,成绩也是进步很快,原来也就六十多一下子涨了十多分,申论也能拿七十多了。
练习:粉笔决战申论100题
直接用粉笔决战申论100题就行,里面的题全部都是历年真题,每种题型都会挑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另外粉笔申论的解析要比华图的要更细一些,短期提升指导作用更强,毕竟没那么多时间思考,说得越明白越高效。
我的行测备考
基础的一周
最开始的摸底阶段,可以先做三套真题,这样肯定提高不了能力,也确定不了自己水平,主要就是了解行测试题,不至于学了半天还两眼一抹黑,知道各个模块是怎么考的,哪些地方比较难,知道在哪里需要下大力气打基础,为整个备考过程指明方向。摸了门槛之后就是跟课学,看课之前一定要先做做这堂课涉及的题目,带着问题听讲,在看视频之中也要做好笔记,尤其是总结的经验技巧,不要眼睛一热就过去了,最怕的就是每种题都混个眼熟,大概知道怎么做,但就是不会用。
行测学习一定要分清主次,在模块层面就是把精力集中在言语、资料、逻辑推理,把这三个必须拿分的模块掌握了,再用富裕的时间去熟悉数量模块,但尽量别抱着啃硬骨头的态度学数量,因为大概率会得不偿失。
实战训练的一周
这个阶段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阶段,也是熟练运用行测解题方法的阶段,每次做题,务必实用新学到的做题方法,即使不熟练,即使用的不好也没关系,这都是必经之路,比考试时间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做完都要进行总结,把错题难题整理出来,把技巧方法不会用、不熟练的记录下来,有总结才有收获。摸着石头过河不可怕,但是要长记性,不要学费交了无数,到最后还是在摸石头。
等到做题基本熟练,在考试时间之内可以做完该做的题,拿完应得的分数后,就可以结束上个阶段,进入这个阶段了。这个时候,同学已经把行测基础打好了,做题方法也相当熟悉了,也有了大量的做题积累,知道哪个地方是重点难点,哪个地方是必须得分但自己还欠缺的,就可以根据前面做好的笔记、错题本、试卷,再次按自己的体会精炼到一个新笔记里面,这件事要自己全力去做,不止是查缺补漏的机会,也是下面阶段冲刺提高的好工具。
全真冲刺
备考的最后阶段,临近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按计划按考试标准做公考真题,做题顺序、涂卡时间等都要考虑到,每个模块的用时都要严格控制,遇到犹豫的题目就立刻放弃,最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编。做完每套题之后都要仔细的分析,做好冲刺。
我的申论备考
申论备考和行测差不多,两门科目要齐头并进,一起复习,不要偏科拖后腿。最开始的摸底阶段,做套真题了解申论试题,为整个备考过程指明方向。
学基础的一周
行测如果不看效率的话,看书自学也还OK,但是申论必须跟着视频学,一定要认真选择一个适合的视频认真学习,否则可能连题干让你回答什么都看不出。
看汤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视频内容的实战经验和可学之处。学申论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研究,一切要从实战出发,不然看完了不抓重点还是白搭。
真题实战的一周
根据学到的知识,分析题干隐含内容,找出材料里的题点,按逻辑完成回答后,一定要同时对照汤七里老师给出的答案。
分析答案里包含了哪些要点,这些要点自己是不是都发现了?没有的话那是哪里没有注意到,是不是遗漏了题干信息?它们整个的回答逻辑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种逻辑?哪里是原文没有,它们自己写的句子,又没有写的必要,有的话意义是什么?这些都要仔细的分析出来,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单纯地对照答案,要把答案读出操作性,分析成可以学到手的知识。如果某个答案看起来很美,但可学习性很差,无论它多么文采斐然洋洋洒洒,那也是低质量的。
最后把以前做过的卷子,再重新做,看下自己的提高有多大,之前没做好的地方有没有进步,总结归纳错的点,审题、逻辑、层次等方面逐一排查,反思提高。
我的备考注意事项
先看网课再刷题
虽然时间非常短,也要先看视频。尤其是申论,先看汤七绝对是事半功倍。
如果直接刷题,顶多是熟悉了一下基本题型,本质就是低水平重复,很难获得有效的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建议大家拿出半个月的时间看视频。
具体来说看两天视频,做一天真题,以3天为一个周期,连续弄21天,剩下的9天刷真题。即看14天视频,做16天真题。特别注意,不要连续看视频,因为时间太短了,在前期必须看视频做真题互相搭配。
务必要拿出大部分时间学申论
笔试包括申论行测,很多人会把珍贵的一个月都用来学习行测,但申论却一点都不复习,这是有问题的。申论才能在短期内实现比较大的进步——如果明白找要点的技巧、整理答案的方式,那么所有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但是行测知识点比较密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本质的提高。因此我建议大家学习申论和行测的时间比例为6比4。
行测模块要有侧重点
我们要重点学习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稍微学习一下言语,常识和数量直接不要学习。行测知识点太多了,真正认真梳理下来至少要两个月时间,所以我们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逻辑资料很容易提分,言语其次,数量比较难,常识学习则根本无用!因此,把少数的时间用在逻辑和资料的学习上更明智。
调整好心态
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一定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如果这次考试没有通过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在下次备考的时候注意这些点就可以了,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狠,好像我不考上就怎样怎样似的,然后患得患失,因为没复习到位非常失落,这样一个状态也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最后期待大家都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记得要给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