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作业消失了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如果为减轻负担取消家庭作业

人气:290 ℃/2024-02-06 17:05:20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家庭作业?】

《汉语词典》对“家庭作业”的解释是:指定学生于课堂外完成的作业。

【做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一:巩固和深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目的二:家长了解孩子的学校学习表现和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的三: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家庭作业的由来】

据说,19世纪之前是没有“家庭作业”的说法的,直到1905年,一位名叫Roberto Nevilis的意大利教师将家庭作业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安排给学生,也许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发现同学们的成绩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把这种所谓的“惩罚”变成一种常态,竟一直被沿用至今。其实,不光是国内,在国外好多孩子们也是饱受“家庭作业”的困扰。

【为什么家庭作业会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负担一:大量重复性的作业,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却让学生疲于应付。这与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背道而驰,反而让学生为了应付作业,书写更不认真,长此以往,作业的质量可想而知。

负担二:家庭作业布置太多,花费时间太长,挤占了正常的睡觉时间,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一部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本身就弱,看到那些好像永远都写不完的作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负担三:有些动手操作的家庭作业,耗时长,难度大,学生自己难以独立完成。但是为了能够按时上交作业,家长孩子齐上阵,最终让家庭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

还有一些老师布置完作业之后,让家长自己批改,偶尔一次还可以接受,但长久下去,就使得家长产生不满,怨声载道。

【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的措施】

布置家庭作业的弊端,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家庭作业要求规定如下:

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可适量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五至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

为了增强作业实际成效。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布置作业,探索基础性必做作业与拓展性选做作业相结合的弹性作业机制。不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要求的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认真对待学生作业。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这些规定可以说是学生和家长的“福音”了。

【教师有话说】

作为一名教师,非常赞成并支持这些规定。

不布置家庭作业,对家长和孩子有好处,对老师也有好处。不用再伏案费心批改,省时省力。

既然对大家都有好处,但为什么还要布置家庭作业呢?

因为“必须”。

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和练习有限。所以单凭着学生在学校既要学习新的知识,又要达到知识巩固,并且要求熟练掌握。那么没有相对应的辅助练习的质量和数量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家庭作业有必要写。

但是,鉴于之前因为家庭作业引起的众多不适,就有必要对家庭作业进行改革。

改革一: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间上,可以由原来的每天下午放学前布置,改变为教师在上完课之后就布置。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养成利用课余的“零碎”时间完成作业,并且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如果发现不会的问题就可以及时找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而且写完就可以找老师批改,提前解决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二:家庭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既要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能够提高孩子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深入研究学生特点以及学生掌握程度,还要研究练习题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改革三:解放家长,但不能当“甩手掌柜”。同一个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能够自觉、认真的完成。但有的孩子拖拖拉拉、字体潦草,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当然就谈不上通过作业锻炼能力了。所以对家长就提出更高的要求。

【家长怎么辅导孩子家庭作业?】

对于已经养成良好做作业习惯的孩子,家长自然省时省力。

但是对于一写作业就“家犬不宁”的,家长就要认真思考,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方法做出改变。

a.变“检查对错”为“检查字体”。检查对错是孩子应该养成的良好作业习惯之一,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但是从字体上就能看出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如果孩子写作业态度不端正,家长必须纠正。例如字体潦草,家长就必须要求孩子重做。再如孩子错题没有订正,家长有必要要求孩子必须及时订正错题。

原则性的事情家长必须坚持。

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在孩子的作业上郑重的签上字,让孩子也看出家长对自己作业的重视,当然家长所签的字也要给孩子做出表率。

b.变“家长讲”为“孩子讲”

对于孩子不会的题,家长这时候不要化身为“专家”,对孩子“指手画脚”。反而要降低姿态,让孩子先说哪里遇到困难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先让孩子讲出自己的办法,家长再给出指导意见。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让孩子养成遇到事情先自己主动思考解决办法的良好习惯。

c.变“辅导”为“督导”

家长对于孩子作业的辅导,表现得恨不能取而代之,对孩子作业的“热情”和态度比孩子还积极认真。这样家长确实很“自觉”的加重了自己的负担。然后再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所以要改变对孩子作业的态度和方法。完成家长应尽的职责:督促孩子在写作业时要认真,不做其他与作业无关的事情,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检查,督促孩子字体工整,督促孩子错题及时订正等。

d.变“挑剔”为“欣赏”

谁都不愿整天在别人挑剔、责骂中生活。家长每天对孩子作业“居高临下”的指责,别说家长觉得累,孩子愿意吗?所以请家长“清空”满脑子自己孩子的缺点,用发现、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

无论当初家庭作业是以什么样的目的出现,现在都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要理性看待家庭作业,正确对待,并且合理利用,让家庭作业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