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酱长一层白毛不能吃,白毛物质属于一种真菌,此时的黄豆酱已经滋生有害物质,切勿继续食用,黄豆酱应该密封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同时避免受到阳光的直射,另外取用黄豆酱时要注意避免水、杂质的进入,可能会缩短其保存的时间。
1、不可食用
黄豆酱长一层白毛不能吃,因为黄豆酱上生出的白毛属于一种真菌物质,同时还会伴随细菌以及有害物质的滋生,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腹泻等症状,所以黄豆酱长一层白毛应该直接扔掉。
2、存放环境
黄豆酱应该放置在通风干燥处,远离潮湿的区域,同时要为黄豆酱做好遮阳措施,切勿受到阳光的直射,以免黄豆酱温度升高导致其内部的微生物繁殖速度加速,从而缩短黄豆酱的保存时间。
3、注意事项
黄豆酱在取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干净无水的勺子,以免水滴或者其它杂质进入黄豆酱后对其中的营养物质造成影响,而且黄豆水滴可以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条件,不利于正常食用。
科普!食物发霉,没坏的部分也不要吃~
不知道大家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回家的糕点或者水果等食物储存久了拿出来,发现局部有一点点发霉,通常这个时候长辈们会说把发霉的地方去掉,剩下的地方还可以正常食用。
但其实即使把发霉的部分完全去掉也不能排除霉菌产生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困扰着我们食品安全的霉菌和霉菌毒素。
霉菌与食品霉变霉菌是形成分支菌丝的真菌的统称,并不特指某一种属的真菌,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各种颜色的霉菌,他们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菌落为白色毛状的是毛霉,绿色的为青霉,黄色的为黄曲霉)。
霉菌繁殖速度十分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变,有的是有益霉变,被广泛应用于酿造、制药、抗生素等方面的生产,但大多数霉变是十分有害的,稍有产生,不仅会使食品感官变差,还会会产生很强的毒素,造成人们食物中毒、致病或致癌。
霉菌与霉菌毒素我们对于霉菌的认识常常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像文章开头所说我们把食品发霉的部分去掉,其实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发霉部分只其菌丝完全发育成型的霉菌,实际上周围还存在许许多多菌体;另外,我们知道加热食物能有效地杀死有害微生物,起到消毒的作用,但是我们日常烹饪是无法完全消除霉菌毒素危害的。
霉菌是一类真菌的统称,它其实是一个大家族,其中某些成员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这就是霉菌毒素。
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T2毒素等。其中展青霉素常见于霉变的水果中,其会污染新鲜的水果和果汁,进入人体后对机体肠道和肾脏造成损伤,且高温手段只能让其含量降低而无法完全消除;赭曲霉毒素是一种肾毒素,常见于霉变的谷物、饲料中,可以引起原发性肾病,是对家禽影响十分大的一类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除了粮油及其制品外,各种动、植物性也存在着被污染的可能性。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和高致癌性,主要损害肝脏功能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其衍生物约有20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也最强。并且黄曲霉毒素的裂解温度达到280℃,是耐高温的一类物质,一般的水洗和烹调加工处理并不能将其破坏。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常表现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霉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中对食品中部分霉菌毒素限量指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黄曲霉毒素B1为例,玉米、玉米面(渣、片)及玉米制品、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为20ppb,其他类别食品中限量更低(见上表)。以苹果、山楂为原料制成的产品,包括水果制品、饮料、酒类中展青霉素的限量为50ppb(ppb表示浓度,即十亿分之一)。
这些霉菌毒素在限量范围内,我们认为其不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纯天然”产品,市面上也随之出现各种“土榨油”,这类产品未经过精炼加工,而且其多以玉米、花生等作为原材料,更容易存在霉菌毒素超标的风险。因此,消费者要更加注意,购买食用油需通过正规途径,切忌迷信“纯天然”产品。
如何处理霉变食品?1、并非所有的霉变食品都是有害的,某些霉菌会对食品进行发酵,可以增加风味,如腐乳、黄豆酱、奶酪等,在通过正规可靠的购买途径前提下,这些食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2、对待其它发霉的食品,最安全可靠的选择就是把它们全部扔掉。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