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起坨坨,可能是保存不当、遭受撞击、取用不当的缘故,将开封的奶粉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奶粉中就会进入水分,取用奶粉时使用带水分的勺子,也会使水分进入奶粉,而且奶粉中本来就存在水分,经过多次撞击后,就会凝结在一起。
1、保存不当
奶粉起坨坨可能是保存不当的缘故。奶粉怕潮,在保存的过程中将其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或者没有将奶粉罐盖紧,都会导致奶粉凝结成块状,因此在保存奶粉时,要将盖口密封,并将奶粉放在干燥遮光的环境中。
2、多次撞击
奶粉起坨坨可能是多次撞击的缘故。奶粉是通过牛奶加工制作出的产品,本身就带有水分,在运输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撞击,就会使奶粉逐渐凝结,最终形成块状,这是正常现象,用勺子打散使用即可。
3、取用不当
奶粉起坨坨可能是取用不当的缘故。在取用奶粉的过程中,用沾有水的勺子或者带有水分的手伸入奶粉罐中,都会使水分进入奶粉中,时间一长,奶粉就会结成团状。
冲泡奶粉总有结块,想避免做好这三步是关键
有宝妈来问芸芸:给宝宝冲泡奶粉,为什么总是冲不开?感觉奶瓶底部有不溶解的结块,这是奶粉质量有问题吗,喝下去会不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
首先宝妈要明白,奶粉冲泡后是否有结块和奶粉质量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多的是和冲调方法、奶粉配料差异、生产工艺等有关,所以从奶粉溶解度来判读它是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奶粉冲调为什么会出现结块?
这是因为奶粉在冲调过程中,多种原因下没能让粉质颗粒充分与水接触,导致奶粉无法分散的水中,奶粉结块外部是湿润的,包裹住里面的奶粉无法让水进入里面,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外湿内干的结块。
哪些行为会让奶粉溶解度降低出现结块?又该如何处理呢?
原因一:水温不合适
不同品牌的奶粉所需要冲调的水温也是不同的,如果水温过低会影响奶粉分散性,出现结块等;如果水温过高又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同样导致溶解性下降。
解决方式:奶粉外包装上都有相应的最佳冲调温度,宝妈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他们给的温度冲调奶粉。因为用手测试水温误差较大,最好用水温计来测量温度。
原因二:添加顺序错误
不少宝妈会先加奶粉再加水,这种冲调顺序是错误的,不仅容易造成量取比例错误,还易造成奶粉无法完全分散,出现结块。
解决方式:正确顺序是先加水再加奶粉,这样水和奶粉的比例才能相对精确,避免出现奶粉过浓或过稀的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结块的产生。
原因三:奶粉保存不当受潮
有些宝妈习惯把奶粉放冰箱保存,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冰箱具有密闭、低温、潮湿的特点,加上冰箱内外温差大,奶粉放进去很容易受潮、结块,冲也冲不开。
解决方式:奶粉正常情况下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保存,每次量取时都要注意擦干手上的水分,以免水珠进入奶粉内引发受潮。如果是需要带宝宝外出,卫生条件无法保证,最好自备几个奶粉盒,方便又卫生。
芸芸高级育婴师,专注于孩子早教、幼儿护理、宝宝心理发育、亲子成长等多领域。从备孕到孕期,到宝宝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宝贝一起成长。